
俗稱「太空油」的新興毒品正威脅年輕人。特區政府已於上月正名為「依托咪酯」,以防堵毒販藉由美化名稱誘騙青少年,並加強執法力度。
最近社聯以此出版專題,與許多專家和防止濫藥的服務機構傾談,研究新興毒品的毒理學專家指出,依托咪酯的藥效由開始到結束只會維持十數分鐘,加劇其成癮風險。依托咪酯以電子煙作為載具,煙彈口味、煙機外觀現時更發展至不同樣式,吸毒模式更隱蔽。
電子煙成分不明,使用者可能誤吸依托咪酯而不自知。煙彈更有機會被摻雜其他毒品,同時吸入煙毒導致的健康風險實在難以想像。依托咪酯引致失眠與情緒問題外,亦影響荷爾蒙,部份女性個案出現「生鬚」情況。
理解濫藥根源
面對「依托咪酯」等新興毒品挑戰,除了嚴厲執法,理解濫藥者的濫藥根源並提供適切支援極為重要。
從事藥物輔導的前線社工指,每個被毒品影響的人都有自己需要毒品功能的原因,但最前提是購買毒品的金錢開支,其次為他人對自己吸毒行為的質疑或不滿。
依托咪酯使吸毒門檻變低,但背後成癮風險令人擔憂。針對戒毒治療和預防重吸同樣重要。就此,香港基督教服務處PS33中心先評估用藥者在毒品功能、精神狀況以及社會功能方面的狀態。繼而判斷用藥者適合於社區戒毒生活、與專業人士定期會面,還是以住院模式脫癮。輔導對象不限濫藥者,其家人、伴侶都會一併參與。透過小組、個案輔導等方式,幫助戒毒者找回自我身份,解決吸毒根源。
提供院舍戒毒的香港戒毒會,著手處理吸毒者在成長中累積的深層問題,削弱毒品對其重要性。除價值觀培養和家庭重建外,院舍會與主流學校合作設計教學內容,確保學員治療後順利銜接學業的同時,能夠尋找發展方向。
當孤獨成為流行病,如何脫「獨」?
藥物輔導有如「清抽屜」——專業人士與用藥者共同面對背後的創傷與強烈孤單感,絕不容易。讓濫藥者感受到身邊人的關心,並提供隨時傾訴的渠道至關重要。唯有願意走近對方,連結中間的缺口,才是改變的第一步。
閱讀《社情》專題訪問:https://www.hkcss.org.hk/scenario88/
《社情 #Scenario》是香港社會服務聯會的雜誌,旨在促進公眾了解社會議題及相關民生福利政策。
昔日社情:https://shorturl.at/uzCY6
圖:客戶提供
責編 | 海源
編輯 | 王冰
編輯推薦
立法會選舉|港僑界召開團體會員、義工骨幹動員大會 呼籲踴躍投票支持選舉
遵義產區名酒館成功落戶香港 仁懷醬香威士忌海外版香江發布
香港品牌元化智能參與進博會 全球首發「五合一」錕鋙®全骨科手術機器人
「從文物看日佔香港」專題展開幕 冀深入歷史傳承中華民族精神
第25屆消費權益新聞報道獎466份作品參賽 聚焦跨境消費權益守護消費者
灣區教育智庫與香港樹仁大學合辦論壇 倡「合資聯營」構建高效益商貿新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