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Colocasia esculenta
科名:天南星科
種類:被子植物(單子葉植物)
習性:多年生草本植物
花期:8月 至 9月
生境:野地
地點:常見於香港 (栽培或野生)
備注:香港原生種
我們走到小池塘,發現芋開花了;在心形大葉間伸出幼幼長長的黃色佛焰苞。
談起芋,不得不先談談「芋」此名字的可愛源起。東漢許慎編著的《說文解字》中,有對芋頭的生動記載:「大葉,實根,駭人,故謂之芋。」原來古人在林中看見芋的巨大葉子、堅實的根,不禁「吁」一聲驚叫!自此稱這種植物為「芋」。
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也曾記載楚人「食芋菽」以充飢。唐代以後,有更多詩文提及芋的植栽,以「詩中有畫」馳名的王維,在〈田家〉也曾描寫芋曰:「夕雨紅榴拆,新秋綠芋肥。」輕輕兩句已點出季節時令、紅榴綠芋的蓬勃姿態。
芋原產中國和印度等熱帶地方;埃及、菲律賓、印度尼西亞爪哇等也盛行栽種,並視為主要食料。由於芋特別喜歡高溫濕潤的氣候,故愈向南的地方,栽培也就愈盛。
芋(Colocasia esculenta )與海芋(Alocasia macrorrhizos )同屬在野外極常見的天南星科植物,外觀相近,葉子皆呈心型,卻是兩種不同植物。芋頭塊莖可吃,海芋則有毒。把海芋葉柄折斷的話,會淌出白色乳汁,乳汁沾身,皮膚會發癢,眼與汁液接觸更可能導致失明。事實上食用的生芋頭也含草酸鈣,接觸到皮膚亦會刺激發癢,生食能麻口,但只要把芋頭煮熟,便能安心食用。
仔細觀察,能發現兩者有微妙不同。海芋的葉子寬平、表面光滑些,水點落在上面馬上滑開,又因為葉色油綠青翠,你偶爾會發現水果店會用肥大的海芋葉子,鋪墊七彩的水果。芋頭葉子則比海芋窄小,葉柄長於葉片,葉面披納米級數的極微細突出物質,像一雙雙小手把水珠托起;因此在潮濕的早晨,露水經常停留在葉面,在晨光下一閃一閃地,如貪睡的顆星星,安躺在溫軟綿密的綠絨上。
編輯 | Daisy
編輯推薦
佬文青的世界|想唸法律?當律師?法律行業將面對的兩大挑戰
伯爵茶跡|澡雪精神識素衷――序馮以浤先生《春風舊雨:回歸前香港教育論說長短篇》
看見動漫|富有活力的歐洲漫畫市場:歐、美、日漫畫在德國精彩紛呈
妍習共享|牛津生活的智慧
香港生態史地歷奇|七月溪潭
鄭梓靈專欄|沒法溫柔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