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行業做為香港社會的重要基石,在今天社會的紛紛擾擾中難以獨善其身。資料圖片
文:安平君
「人,就是江湖!」筆者少年時讀畢《笑傲江湖》留下最深印象的一句話。這也是金庸先生對「江湖」的詮釋!
江湖不僅存在刀光劍影的古代,也在西裝革履的今天社會,一樣暗箭傷人,一樣以術謀人,這才是無處不在的江湖!
律師行業內的政治大戲
最近有律師朋友與筆者分享該行業的內部選舉,劇情甚為精彩:其中五位參選者與社會上的政治抗爭力量過從甚密,挾時下最流行的政治口號「五大訴求,缺一不可」,來勢洶洶的他們暗批另五位參賽者是「朝廷鷹犬」,卻又不敢自明身分是「梁山好漢」。
據業內朋友說,今年的選舉是政治味最濃烈的一次選舉,十名參選人分成兩個陣營角力:一邊打出「用專業守護專業」的競選口號,希望法律行業組織回歸法律專業,減少政治爭拗;另一邊則強調「要為抗爭者守護法律界」,儼然是一場「法律專業價值觀VS政治意識形態」的決戰。
本來,良性競爭會推動進步,這對法律行業來說應該是可喜的好事。不過,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江湖有時就是正邪難分。比如自名「開明派」的參選者一方面抨擊對方蒐集授權票,另一方面自己卻設立「收集授權票熱線」,呼籲大家將授權票交給他們團隊。「律師會年青律師組委員會主席」陳嘉豪律師甚至亮明身分,公開呼籲青年律師要將選票交給他。
擺明的偏見
但明明在「開明派」自己口中,現任彭韻僖會長邀集授權票的行為是「不義之舉」,就連現任理事張達明也點名彭律師,抨擊她「以私人身份提醒業內朋友履行投票義務,因目前疫情而不便親往投票者,可考慮授權她代為投票」的這種行為「存在利益衝突」,但對於陳嘉豪的「收票」行為卻視若無睹,甚至還點名推薦。原來「義與不義」的真正含意,不過是立場上的「親與不親」!
這種擺明的「雙重標準」(Double Standard)表現出一種人與人之間的偏見或歧視,違反公正、平等的原則。可笑的是實行「雙重標準」的人通常不會承認這一點,甚至稱自己「很公平」,正如《笑傲江湖》裡的岳不群、左冷禪、余滄海之輩,雖衣冠楚楚且自名「正派高手」,但其行事作風與為人處事,就連邪魔外道都自嘆不如!可見「正」與「邪」,不在衣冠外貌,而在於「心」!
法律行業做為香港社會的重要基石,在今天社會的紛紛擾擾中難以獨善其身,但業內人士更應該關心的問題是,誰更「有心」來守護這個行業!
作者為時事評論員
責編:CW
編輯推薦
李諵|藉全運會打造「粵港澳體育灣區」
梁文廣|借鏡益豐停電事件 完善舊廈管理體系
環球探射|香港金融市場在「去美元化」浪潮中的新機遇
姚志勝|香港是時候編製金融發展白皮書
陳凱文|食肆倒閉因不及早輸入外勞?
陳志華|改革香港金融市場的六個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