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特隆
我們的記憶有時會出現偏差。
一種偏差是由於時間久遠造成得被動的模糊。就像你記得自己參加過一場痛苦萬分的會考,卻記不清會考時幾門科目的時間和順序,是遺忘蠶食了那些無關緊要的信息。幸運的是,這些事往往只與確鑿的事實相關。你翻查記錄,或者和朋友核實,總會糾正記憶,得到答案。
而另一種偏差好像正相反,事件的諸多細節從未被時間沖刷暗淡,甚至,他們在歲月的沈澱篩選之後更加熠熠生輝。就如同你對於一個改變一生的夜晚記憶的那樣清晰:那是凌晨一點半剛過,街道上汽車呼嘯而行,煙草和薄荷糖的味道在衝撞,手指間還有黑色大衣毛茸茸的觸感。直到有一天,當你篤信地和共同經歷該事的故人復盤,對方卻描繪出和你全然不同的面貌與狀態。突然之間,記憶變成了迷宮,細節成為了障眼法,而漸漸地,你卻發現自己正是鑄造迷宮之人。
圖:視覺中國
石黑一雄的《長日將盡》講述的就是關於第二種記憶偏差的故事:小說用主人公史蒂文斯的第一視角,在一場六天的旅行中回憶起自己在達林頓莊園任職管家的三十年時光。在史蒂文斯的回憶裡,他終其一生,壓抑著情感和行為,追尋著心中理想管家的「尊嚴」——「將全副才能用以服務一位偉大的紳士,而通過這樣的一位紳士,他也等於是服務了全人類」。可遺憾的是,前雇主達林頓公爵雖然是一位正派的紳士,卻無意間在時代的巨輪中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支持納粹。於是,史蒂文斯對記憶的敘述變成了一種「不可靠敘述」,他六天旅行中的遭遇正像是一面鏡子映照出他記憶中的偏差。被錯置的時間,被忽視的原因,他的記憶在有意無意之間躲閃、迴避。
石黑一雄說他寫《長日將盡》的出發點是想書寫「你是如何為了成就事業而荒廢了你的人生,又是如何在個人的層面上蹉跎了一輩子的」。正是如此,史蒂文斯記憶的偏差實則是「為無可慰藉之人提供慰藉」。而其實和史蒂文斯一樣,天真、懦弱、一廂情願……出於不同的原因,我們短短的一生也從未停止過讓記憶出現偏差,並以此取悅保護自己。但長日將盡,我們也難保不會和史蒂文斯一樣,遇到需要和自己的記憶較量的那一天。而真到了那一天,我們又能否有著緩慢前進的勇氣和信心,穿過自我鑄造的、層層疊疊的迷宮,最終達到自我和解的彼岸呢?
圖:視覺中國
「時間」、「記憶」與「自我欺騙」,這是石黑一雄文學創作的三個關鍵詞,也是我們終其一生要探索的話題。
《長日將盡》
作者:石黑一雄
出版社:新雨
出版時間:2015年4月
(點擊書封,了解詳情)
責編:Zero Cheung
編輯 | 婉忱
編輯推薦
書展2025|橙新聞多平台直播講座 許子東暢談中國現當代小說中的世情男女
講座回顧|日港夫婦趣味講解廣東話書寫作品 「打邊爐」原為「打便爐」?
新書推介|不僅是校史:從九龍華仁書院百年歷程透視教育傳承
書展2025|許子東、李歐梵、阮兆輝等名家文藝談 橙新聞多平台準時直播
日本作家寫稿時都有甚麼怪癖?
香港書展|聯合新零售65個展位推出多項優惠 優質出版物與文創產品折扣發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