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_without_url!$

紅隧收費站遭縱火。資料圖

【橙訊】11月27日,因暴徒毀壞而封閉兩周的紅磡海底隧道終於在凌晨5時開通。早上9時,剛恢復行車的紅隧九龍入口交通暢順,巴士站候車的乘客不多,有市民向傳媒表示,近兩周都因紅隧封閉而轉用其他交通工具上班。這條伴隨香港人生活四十多年的海底隧道,究竟有哪些令大家引以為傲之處?

紅磡海底隧道是香港最平、通車時間最早(1972年)的海底隧道,已為香港服務47年有餘。紅隧日均車次達11萬輛,佔每日過海車次的40%。根據2018年一份呈交運輸署的研究報告顯示,2017年總過海交通流量以平均每年1.4%的速度增長。若增速不變,到2023年,每日總過海交通流量將由2017年的25.9萬架次增至28.1萬架次。就繁忙時間而言,早上繁忙時間南行的總過海交通需求在2017年已經達到12,000架次,超過三條過海隧道的總設計容車量。運營正常的三條海底隧道尚且不堪負荷,更遑論紅隧停用這兩周對香港交通造成的巨大衝擊。

汽車交通運輸業總工會九龍分會主任杜燊棠就向傳媒透露,紅隧封閉後,的士司機更加抗拒接載乘客過海,以往日更的士接載乘客過海來回一程大約一小時至一個半小時,但紅隧不通後,車流轉到其餘兩條過海隧道,令的士司機過海來回一程要花費最少兩小時。

事實上,在早上繁忙時段,每小時平均有4600輛車次需要通過紅隧過海,平均連輪候過隧道時間逾半小時,而紅隧原本設計的每小時通車量僅為2600輛。至於東隧在早上繁忙時段,通車需求量為每小時3600輛;西隧的通車需求量為每小時3800輛,均遠不及紅隧承擔的通車量。紅隧吸引之處,估計與其收費較平有關,以私家車為例,紅隧的收費最平,每次20元;其次東隧為25元;西隧最貴為70元。

在劉德華主演的電影《拆彈專家》中有一場隧道爆炸戲,攝製組以1比1比例,搭建了一條「假」紅隧供拍攝使用。電影中,歹徒炸毀的是道具「紅隧」,然而近日暴徒損壞的卻是真實存在的紅隧收費站。政務司司長張建宗就向傳媒表示,今次共需要800多人耗費總工時1400小時,才將紅隧收費站搶修完畢。而食環署更共收集了42公噸垃圾,需出動24車次垃圾車才完成清運。

各位,請珍惜陪伴大家上班下班的紅隧。

責編:CK Li

編輯 | 王莫凡

編輯推薦

颱風韋帕丨颱風預計在珠海到湛江沿海登陸 廣東多地停課、停工、停產、停運、停業

美國農業部解雇70名外國研究員 多數為中國博士後

陳茂波:科技園實習生申請破紀錄 創科發展投入吸引青年人才來港

越南前國家領導人阮春福、武文賞、王庭惠等被解除黨內一切職務

周末睇新聞|以色列再開戰線介入敘利亞衝突 四處點火破壞美國算盤

越南下龍灣觀光船翻沉 已致38人死亡

機構信息不斷更新|普通科門診診所暫停服務 社署轄下福利服務單位不會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