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訊】我們每天走在路上,有留意過地上大大小小的井蓋嗎?這些貫通地上地下的井蓋看似毫不起眼,其實它們對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可以說是不可缺少。在這些井蓋下面,正正是我們每日用到的水、電、燃氣、電訊網絡等的供應來源,好讓我們維持方便舒適的城市生活。而在遇上特別天氣,井蓋亦發揮了減少災害的作用,絕對是發展韌性社區的重要基石。
井蓋的製造物料、生產技術和外形設計,可以說是各有不同,而不同年代製成的井蓋,更是見證香港生鐵鑄工業的百年發展,以及政府工務的時代演變。
細心留意,每個井蓋表面都刻鑄不同代碼,列明政府部門、合約編號、鑄造廠、重量等重要資料,而不同的顏色、形狀和符號又有特定意思,方便工程人員分辦井蓋所屬部門和功能。
武漢鑄造廠污水井蓋。 這款井蓋屬政府擁有,「PWDHK」代表工務司署。港府過去曾在英國、印度及中國內地進口井蓋。據業內人士表示,武漢鑄造廠當時出產的井蓋質量非常高。
水務處井蓋
例如俗稱「大肚臍」的井蓋,在路上並不少見,它以生鐵鑄造方形井蓋,屬50至60年代盛行的產物。
俗稱「大肚臍」的井蓋
大家可根據「圓清方濁」的原則觀察井蓋,意思是井蓋上如有圓圈花紋,即代表是清水井蓋,井蓋上帶正方形圖案,則是污水井蓋。
而消防街井的井蓋就刻有「F↑H」的符號,蓋中間的箭頭俗稱「雞爪嘜」標記,意指井蓋由政府物料供應處直接採購,直至90年代後期,才改由承辦商自行採購。
印有「雞爪嘜」標記的井蓋
斜紋通孔的井蓋名為「疏冷」,經常與「櫈仔」及「咖哩缸」配合使用,前者有助加強去水速度,後者則用作暫存枯葉等垃圾。
舊時井蓋以生鐵鑄造,重量驚人,工程人員在路邊工作時極為費力花時,因而停用舊款設計,改為採用成本較高的新款不鏽鋼製造,這亦反映了時代變遷對本土生鐵鑄工業的影響。
此外,展覽展出了一系列由「Concretology日紙」設計的、以香港井蓋為靈感的精品,有興趣的訪客可於Concretology日紙的網上商店購買,將這段看似平淡但不平凡的香港街道故事好好收藏。
是次展覽,屬南豐集團「世界之約」活動,與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合作,以展覽形式闡述香港源遠流長的井蓋歷史和發展。參觀者可近距離觀察多個香港不同時期和款式井蓋實物,配合生動簡潔的說明圖示,參觀者得以分辨井蓋類型和特色,解讀井蓋上的圖案與文字。展覽場內設免費小冊子,當中包含上環區有趣的井蓋介紹和上環井蓋地圖,參觀者踏出展廳後,可走進社區,配合由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 資深導賞員主持的線上井蓋社區導賞團,一邊聆聽特色井蓋故事,一邊尋找井蓋足跡。
與社區歷史之約 《井蓋展》
日期:2021年4月1日至30日
時間:上午10時至晚上8時
地點:香港中環德輔道中173號南豐 Place 1至2樓
如欲參觀,請先按此作網上登記。
如欲了解更多關於「世界之約」活動資訊,可關於其FB和IG專頁。
圖:主辦方提供
責編 | 張艷玲
編輯 | zerocheung
編輯推薦
【看展覽】在「閃閃皇朝」中,看卡通角色與歷史藝術品的巧妙融合
【看展覽】用眼睛「聽」廣東歌 硬筆展百人憑詞寄意
【看展覽】零零後少女策展追憶哥哥:屬於張國榮的風會繼續吹下去
香港電話珍藏展尖沙咀商務印書館舉行 免費細賞60至80年代罕見通訊設備
從檔案緬懷抗日英烈 「山河不屈,忠魂不朽」展覽回顧香港三年零八個月抗戰歲月
第二屆香港演藝博覽2026年10月舉行 全球徵集活動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