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訊】早前荷李活演員愛倫·比芝(Ellen Page)在其Instagram中宣布自己是一位「跨性別 / 非二元性別者」,並正式改名為愛略特·比茲(Elliot Page)。在愛略特·比茲的聲明中,她這樣表示:「I want to share with you that I am trans, my pronouns are he / they and my nane is Elliot.(我想跟大家說,我是一位跨性別者,以後我將改名為Elliot,請用『他』稱呼我。)」
Elliot Page 圖:AFP
事件引起網民對「He」和「She」該如何使用的熱烈討論,然而,學界對此早有其定義與用法。
最具權威的英語辭典《牛津英語詞典》,在2018年便已新創「Ze」這個詞來取代「He」和「She」。「Ze」保留了「He」和「She」共同擁有的「e」結尾,但把區別兩者的「H」和「Sh」用「Z」取代。「Ze」的讀音為「zee」,與「蜜蜂」的「bee」發音概念相若,它甚至與德文中的「sie」同音,而德文裡的「sie」,乃有「她」和「他們」的意思。
圖:Unsplash
後來,《牛津英語詞典》再發明全新字「Zir」,用以表示「Ze」的受格與所有格,例如「He」之於「His / Him」、「She」之於「Her / Her」。「Zir」同樣以「Ze」的「Z」為首,再以「His / Him」的「i」和「Her / Her」的「r」組合而成。「Zir」的讀音為「zeer」,發音和「啤酒」的「beer」差不多。
圖:Unsplash
而其實早在「Ze」出現之前,已有一個無性別第三人稱受格與所有格的字,那就是「Hir」。由「His / Him」和「Her / Her」共同的「H」為字首,「ir」的概念與「Zir」的「ir」相同,在《牛津英語詞典》中,「Zir」和「Hir」是同義字,但「Zir」主要順應「Ze」而創造的。
圖:Unsplash
以後如果需要用到傳統性別定義以外的英語稱呼,大家就知道如何書寫和交流了。
責編 | 張艷玲
編輯 | zerocheung
編輯推薦
【藝聞】世界首間LGBTQ+主題書報亭是甚麼樣子?來巴薩隆拿的Odd Kiosk看看吧
【看見動漫】JK制服文化與ACG
韓國大熱片《82年生的金智英》11月在港上映 訴女性性別困境
博物館高峰論壇|意大利夫人宮:博物館應該邀請到訪者書寫自己的篇章
博物館高峰論壇|蘇索克博物館:動蕩時代中,博物館不能假裝無事發生
博物館高峰論壇2025揭幕 17國知名文博機構代表聚首探索創新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