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橙訊】新一批通脹掛鈎債券(iBond)昨截止認購,初步數據顯示,認購金額約389.3億元,是目標發行額的3.9倍,較對上一批iBond,即2016年升73%,但認購人數僅約46萬,比2016年少4.79萬人,認購人數僅高於首兩批iBond。

由於認購金額超過目標發行額,預計最終發行額將提高至上限150億元。根據「循環派發」機制,每人可獲分三至四手。正式認購結果計劃於下周四(11月12日)公布;並將於17日上市。

由於保底息由1厘升至2厘,各家銀行及券商均反映,今次iBond認購反應熱烈。滙豐表示,經該行申請認購iBond的金額約為2016年的2倍,申請宗數亦超越2016年的水平;以認購金額計算,75%的申請經由數碼渠道進行。

中銀香港(02388)亦指,本次總認購金額創新高,約為2016年的2倍,更突破該行於2012年最高的總認購金額,認購人數亦有所增加;電子渠道認購佔比超七成。

恒生(00011)、上商及花旗亦表示,平均認購金額較2016年增長約1倍。工銀亞洲最高認購金額500萬元;信銀則為300萬元,客戶平均認購九手;創興客戶平均認購八手,最高認購達400手;華僑永亨客戶多傾向認購3萬至10萬。

另外,綜合六家券商數據,錄得總認購金額約21億元,認購人數逾5萬人。其中耀才證券(01428)總認購金額達10億元,認購人數2萬人;致富證券共有約1.18萬名客戶認購,涉及金額4.28億元;輝立證券錄得認購金額4億元;華盛則約8,300萬元;uSMART 3,000萬元。陸香港則錄得近1.6億元的認購,平均3.4手,最大認購金額超150萬元。

責編 | 洛奇

編輯 | Loki Chan

編輯推薦

QS最佳留學城市排名榜出爐 香港升至全球17位重返20強

DSE放榜︱蔡若蓮喜見狀元數目創歷屆新高 勉勵應屆考生未來都是一片廣闊天地

關稅影響丨美上月通脹率升至2.7% 特朗普再促聯儲局立即減息

DSE放榜︱終極狀元王海博擬留港讀醫服務社會 學習貼士:設定「工作量限制」

金局管再接148億港元沽盤 銀行結餘明跛千億關口

關稅戰|特朗普:美國對印尼徵收19%關稅 印尼對美國免稅

DSE放榜|誕16位狀元歷屆最多 8科5**「終極狀元」來自香港中國婦女會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