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美聯社

【橙訊】國泰航空(00293)今日宣布重組計劃,決定裁減約8,500個職位,旗下國泰港龍即日起停運。回顧國泰歷史,國泰一直為亞洲航空業界創造不少先河,即使曾歷數次工潮及裁員,國泰亦從未試過如今般大規模裁員。

國泰航空於1946年由兩位二戰退役機長Roy Farrell和Sydney de Kantzow創立,他們希望把急需的物資從澳洲運到戰後的中國。Roy Farrell在成立公司時,夢想終有一天能提供從中國橫越廣闊太平洋的航線,故此將國泰命名為Cathay Pacific,其夢想在公司成立30年後實現。

1948年,太古集團前身英資商行太古洋行,收購了國泰45%股權,至於澳洲的最大的私營航空公司澳洲全國航空收購35%,成為第二大股東,而兩位創始人則各持10%股權。

圖:美聯社

當時香港以南的航線獲分予國泰經營,以北的則交予怡和洋行屬下的香港航空(與現時的香港航空無關)經營。至1958年,國泰全面收購香港航空,是國泰首次吞併其他航空公司,開始雄霸本地航空業,更進軍東南亞市場。

國泰航空同年購買首架DC-6B客機,當年只有十餘年歷史的國泰航空,將客機投入新開拓的台北航線服務,後來這條航線成為國泰其中一條獲利最豐厚的航線。

國泰於1976年成首家亞洲航空公司推出全貨運服務品牌「國泰貨運」。1986年,國泰正晉身藍籌股,並於2001年率先推出網上預辦登機服務,為亞洲航空業界的領頭,又於2014年四次勇奪Skytrax全球最佳航空公司。

即使作為亞洲航空業界的領頭羊,國泰亦曾出現數次工潮,1981年地勤員工曾就加薪問題發起罷工,1993年亦曾出現歷時17日的大罷工。1999年,國泰被指單方面更改機艙服務員的薪酬架構,需賠償3.5億元予國泰員工工會。2012年底,再有國泰員工在工資問題上發起示威。

圖:美聯社

遇上1997年香港回歸及亞洲金融風暴、2017年燃油對沖,國泰當時亦曾數次裁員。2003年,沙士疫症正值高峰,國泰上半年集團錄得虧損12.41億元,當時國泰發出歷來首次盈利警告,取消航班及安排員工1.4萬員工放無薪假以開源節流。惟當時國泰發放一筆相等於三個星期薪金的特別獎金作為補償,當年底員工亦可獲半個月薪金的年終花紅,被譽為「良心僱主」。

不過,2017年11月,國泰被剔出恒指成份股之列,失去「藍籌股」地位。2019年反修例示威,數萬人一度在機場聚集。其後,國泰傳出將社交媒體發表政治取態的職員解僱,工會就此曾舉行集會抗議國泰製造白色恐怖,打壓員工言論自由。

然而,國泰終抵不過新冠肺炎帶來的沉重打擊,由以往通常每日載客近10萬人次,到今年9月每日客量約1,500人次。今年6月,政府公布將透過土地基金投資向國泰航空273億元,政司司長陳茂波當時指出,是次投資為確保香港國際航空樞紐地位,重申航空業對香港經濟十分重要,對目前正進行的三跑項目對本港生產總值的貢獻大。

國泰會在未來數周裁減約5300名駐港員工,以及另外約600名非駐港員工,為歷來最大規模的裁員行動。作出包括裁員等措施後國泰,每月現金消耗可以由現時15至20億元,減少約5億元。

圖:美聯社

責編 | 洛奇

編輯 | Loki Chan

編輯推薦

熱話|一家三口壽司郎等太耐狂罵職員惹公憤 網民:「恰個打工仔以為自己好叻」

深圳非婚生育家庭申領育兒補貼遇阻 深圳衛健委:現行政策以夫妻關係為前提

天文台:「楊柳」將逐漸增強 料港本周中後期天氣不穩

​國際原子能機構高級官員將訪伊朗 聚焦「新合作框架」

硅谷國際發明節港代表團奪27金及8特別大獎 孫東指印證香港無限潛力

警方過去2周接逾50宗網上情緣騙案涉款逾1600萬 有47歲中女損失近200萬

內地某公司擬推出「孕育機器人」惹議 網友憂倫理法治等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