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訊】「阿二靚湯」之「湯」,用的不是「湯」的本義;「赴湯蹈火」之「湯」,用的才是「湯」的本義。「赴湯蹈火」的意思是敢於投入沸水,跳進烈火,比喻不避艱險 。《說文解字》︰「湯,熱水也。」「赴湯蹈火」的「湯」,正是熱水、沸水的意思,而不是我們日常喝的湯。

圖:視覺中國

另一成語「揚湯止沸」的「湯」,也是沸水。「揚湯止沸」的意思是把鍋裏燒的沸水舀起來再倒回去,想叫它不沸騰,比喻辦法不徹底,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此外,熱水浴池、溫泉浴池叫「湯池」,屠宰牲畜時煮熱水煺毛的大型鍋叫「湯鍋」,盛熱水後放在被中取暖的用具叫「湯壺」,「湯」都是熱水的意思

「湯」的本義是熱水、沸水,於是引申為溫泉,溫泉可叫「湯池」,也可叫「湯」,如唐封演《封氏聞見記‧溫湯》云︰「海內溫湯甚眾,有新豐驪山湯,藍田石門湯,岐州鳳泉湯,同州北山湯。」

由於「湯」與「水」有關,於是又引申為護城河。《漢書.食貨志上》︰「神農之教曰:『有城十仞,湯池百步,帶甲百萬,而亡粟,弗能守也。』 」「湯池百步」,是指闊百步的難以逾越的護城河,而不是上文所提及的熱水浴池、溫泉浴池。

「湯」的本義是熱水、沸水,於是又引申為食物加水煮出來的湯水,例如《水滸傳》第三十八回︰「宋江因見了這兩人,心中歡喜,吃了幾杯,忽然心裏想要魚辣湯吃。」「阿二靚湯」之「湯」,用的就是此一引申義。

圖:視覺中國

「湯水」一詞,現多指食物加水煮出來的湯。不過,也有指熱水、沸水的,例如《水滸傳》第三十二回:「討些湯水洗漱了,吃些醒酒之物,便來拜了那人,相叙舊話。」

「湯」的本義是熱水、沸水,於是又引申為用水煎服的中藥,例如《史記‧扁鵲倉公列傳》︰「臣意即為柔湯使服之,十八日所而病愈。」又如《兒女英雄傳》第十九回:「他老人家是早年斷弦,一向便在書房下榻,直到一病垂危,我還同你父親在那裏服侍湯藥,早晚不離。」「湯」與「藥」連在一起,構成「湯藥」一詞,意思便更為清楚。

 

圖:視覺中國

「湯」字在《漢語大詞典》中共有四個反切。其一為「吐郎切」,此一反切,於普通話和廣州話皆音「劏」。這是「湯」字最常用的讀音,上文所提及的「湯」字本義和引申義,皆唸此音。

「湯」字的第二個反切是「他浪切」,此一反切,於普通話和廣州話皆音「燙」。讀此音的「湯」字,往往通「燙」,主要有下列義項:(一)高溫物體與皮膚接觸而使之產生疼痛感。如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作豉法》:「若熱湯人手者,即為失節傷熱矣。」「熱湯人手」者,猶熱燙人手也。(二)把肉、菜放進開水裏稍微煮一下就取出來。如《禮記‧祭義》:「爓祭,祭腥而退,敬之至也。」「爓」音「尋」。

「爓祭」謂以爓肉行祭。爓肉即於開水中燙過的肉,古代祭祀中用作祭品。故鄭玄注云:「湯肉曰爓。」「湯肉」,猶燙肉也。(三)用開水或熱水澆、泡。如《齊民要術‧羹臛法》:「鱧魚臛:用極大者,一尺以下不合用。湯鱗治,邪截臛葉,方寸半准。」《齊民要術》一書,專主民事,旁摭異聞。羹臛法乃烹調菜羹、肉羹之法。鱧魚之肉肥美,故以之作羹。做鱧魚臛,一般用極大的鱧魚,一尺以下不合用。由於鱧魚有黏液,故用熱水煺治。「准」,用同「準」。「方寸半准」,即以一寸半見方為準。(四)用熱物接觸冷物使之變暖。如《山海經‧西山經》:「湯其酒百樽。」郝懿行箋疏:「湯讀去聲,今人呼溫酒為湯酒本此。」

「湯」字的第三個反切是「式羊切」,此一反切,於普通話和廣州話皆音「商」。此音多用於「湯湯」一詞,如范仲淹《岳陽樓記》:「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

「湯」字的第四個反切是「余章切」,此一反切,於普通話和廣州話皆音「陽」。此音多用於「湯谷」一詞。「湯谷」即暘谷,乃古代傳說日出之處。

《漢字漢語解碼:咬文嚼字集》

作者:單周堯

出版社:中華書局

出版時間:20206

(點擊書封,了解詳情)

 

本文節選並改編自《漢字漢語解碼:咬文嚼字集》,本文獲中華書局授權轉載。

責編 | 張艷玲

編輯 | Nico Liu

編輯推薦

37歲林書豪宣布退役 告別15年職業籃球生涯

上合峰會|習近平晤莫迪:實現「龍象共舞」是中印正確選擇

抗戰勝利80周年|蔡若蓮發開學信:鼓勵學校安排紀念活動 傳承愛國精神

抗戰勝利80周年|境外抗戰紀念設施遺蹟百餘處 港澳地區有逾80處

文華東方晚餐騙案疑犯獲准保釋候查 疑事前已向店方預訂香檳

有片|落區遇106歲麻將高手 李家超:我同你可能係對手

運輸署籲學生開學預早出行以免延誤 過馬路不應玩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