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盧寵茂(中)指會議匯聚全球基因組醫學領域人才在港。
【橙訊】香港基因組中心、國際罕見病協會及醫學期刊《刺針》在香港合辦「基因組醫學國際會議」。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今日在會議致辭時指,基因組中心今已招募逾5.3萬名參加者,未來計劃擴大基因數據庫,料有助加速新藥和精準療法的發展。
盧寵茂表示,今次研討會匯聚來自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專家和領導人,香港對能作為「超級聯繫人」,連接全球人才、專業知識和機遇,而感到自豪。他說,世界各地的業界人士齊聚一堂、共同推動基因組醫學發展,能惠及患者及他們的家庭。

盧寵茂指中心下階段會擴大基因組資料庫。
盧寵茂指,基因組醫學是現代醫療中最令人興奮的前沿領域之一,具有巨大潛力,特區政府於2020年成立香港基因組中心,並推展全港首個大規模基因組測序計劃,以建立本地人口的基因組數據庫、人才庫,以及為醫療系統的基因測試制定標準,計劃推展至今,已招募逾5.3萬名參加者,超過最初5萬人的目標。
盧寵茂又說,特區政府成立的香港基因組中心,下一階段工作,包括將基因組醫學的科學發現,整合至臨床應用、推進基因組科學研究、培養基因組醫學人才,以及促進行業夥伴關係等。他舉例指,中心將與本地、大灣區及其他地區的業界人士,建立合作夥伴關係,推出創新的基因組技術和產品。
盧寵茂指,中心將擴大基因組測序計劃,招收多6至7萬名參加者,以建立更大的基因組數據庫。他指,數據覆蓋中國南方人口,能填補全球知識的關鍵缺口;未來5年,隨著數據庫擴展,相信有助加速新藥和精準療法的發展。

鍾侃言指基因測序有助找出奇難雜症病因。
基因組中心:基因測序助找出病因
香港基因組中心2021年起,推展全港首個大型基因組測序計劃,以建立基因組數據庫,截至今年10月中,招募逾5.3萬名參加者,處理的基因組數據量超過9000TB。
基因組中心首席醫務及科學總監鍾侃言表示,收集的病人數據中,包括未能確診的疾病,這類病人平均花了約15年,尋求許多專科醫生診症及做檢查,但都未能得知患上甚麼疾病,而中心透過分析他們的基因變異情況,成功協助病人找到病因。數據顯示,每3至4名參與計劃的病人中有1名人能找到病因,成功率達28%;亦有助他們更精準用藥,減少用藥副作用等。
鍾侃言指,計劃目前涵蓋超過20種疾病,例如心臟、腎臟相關疾病,目標未來5年招收多6至7萬名參加者,並涵蓋更多病種。
圖:商台
編輯推薦
盧寵茂:明年起公立醫院殮房免費存放期限從3天延長到28天
盧寵茂:基孔肯雅熱「可防、可控、可醫」 當局會很小心應對
盧寵茂:本港積極發展為國際健康與醫療創新樞紐 推出「1+」藥物審批機制等
全運會|李家超明赴深圳出席全運會閉幕 陳國基羅淑佩等隨行
立法會選舉|警方: 14歲少年及28歲男子分涉盜竊及毀壞宣傳品被捕 絕不姑息破壞行為
一諾中學擬改名「愛生中學」申請註冊 教育局稱兩校有明顯關聯正考慮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