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訊】由孫少文基金會贊助,饒宗頤文化館和一新美術館聯合策劃的第3期「港藝新星展覽」於2025年8月14日正式開幕,展期由2025年8月15日至2026年1月18日,展出來自5位藝術家合共41件優秀近作。
展覽現場
「港藝新星」由2024年展開,現已來到第3期。評選準則包括參選者的創意、技巧,以及作品中展現的中國文化藝術元素。主辦單位希望藉此承傳華學大師饒宗頤教授復興中華文化的理念,鼓勵年輕藝術家發揮個人獨特的創意之餘,同時重現中華藝術文化的精神,創作出耳目一新的作品。經過多月的公開招募、甄選及籌備後,五位香港年輕藝術家入選為港藝新星,分別為丘藝藍、何濼聰、周昭明、張柱然及韓雁婷。他們專研不同藝術媒材,包括陶瓷、塑膠彩、篆刻、書法及水墨,展現對藝術的熱忱和持續挑戰自我,並將於饒宗頤文化館展出他們的最新作品。
藝術家與嘉賓大合照
丘藝藍畢業於澳洲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藝術系,主修繪畫。她醉心於製作瓷器,其參展作品《逸游自恣》系列巧妙運用玲瓏瓷晶瑩剔透的特性,在器物上刻畫流動人形,營造出無拘無束、自由自在的暢快感。
丘藝藍,逸游自恣系列一(13)
丘藝藍,逸游自恣系列一(14)
何濼聰畢業於澳洲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藝術系,主修繪畫,並獲英國倫敦藝術大學純藝術碩士。他透過材質的碰撞與融合,探討定義的流動性。本次展覽,他嘗試把立體陶瓷以平面方式呈現,並結合木材,在形式上尋找平衡,揭示兩者之間的互補關係。
何濼聰,風的塑形二
何濼聰,作品五
周昭明畢業於匡智會張玉瓊晨輝學校,現於該校擔任藝術助理。作為一位展能藝術家,身心障礙並未影響他對藝術的熱愛。他自六歲開始習畫,本次展覽的作品,充滿媽媽年少時所身處的舊香港風華,他以畫筆捕捉唐樓、招牌與街景,蘊含着他對母親的深厚情感。
周昭明,前立法局大樓
周昭明,60年代的香港皇后大道西
張柱然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獲一級榮譽學士學位。現為該系研究助理,並攻讀藝術哲學碩士課程,主修中國藝術史。他專注於書法、篆刻創作,作品探討文字的應用。其參展作品《表情符號(Emoji)肖形印系列》將各種心情與狀態融入印章,並結合書法,創作出獨特的作品。
張柱然,日月星雲
張柱然,繪文字(二)
韓雁婷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並獲藝術文學碩士學位。她專注於當代水墨的探索,融合東西方思潮。其參展作品《城市記憶》系列旨在捕捉城市的獨特氛圍與歷史積澱,透過城市景觀描繪人們的生活故事,探索城市人的情感與記憶。
韓雁婷,消逝風景 No.1
韓雁婷,失落我城 No.3
五位藝術家憑藉對藝術的熱忱與堅持,在各自的領域持續創作,展現卓越的天賦。他們透過作品表達多元的世界觀,融匯中西藝術特色,並以嶄新的角度詮釋香港本土文化與藝術。
一新美術館總監劉鳳霞博士表示﹕「藝術家不僅需要天賦,更需要付出無比的毅力去突破自我。『港藝新星展覽』為新晋藝術家提供了一個展示才華與努力的平台。我們深感榮幸能夠為培育香港的藝術青苗貢獻一份力量,並期待見證這些新星在藝壇綻放更耀眼光芒。」
第3期「港藝新星展覽」
日期及時間:
2025年8月15日至2026年1月18日(周二至周日及公眾假期)
上午10時至下午6時
地點:
美孚青山道800號饒宗頤文化館藝術館展室三
免費入場
圖:橙新聞、主辦方提供
編輯推薦
香港都市化作視覺詩篇 當代唐人藝術中心展覽「時代印記」8月登場
光影之間再現傳奇:香港舞蹈團《武道》獻禮李小龍85周年誕辰
康文署四博物館聯辦「抗戰影像回眸」 免費放映六部電影回顧歷史
賽馬會「何以中華」計劃舉辦嘉年華 藉互動體驗與精彩表演展現中華文化魅力
脫出離散經歷 瓦解時光痕跡:展覽「藝術行動|青年.未來」免費入場
宋詞雅韻吹動「新國風」 上海歌舞團舞劇《李清照》9月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