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促進處在香港仔街市設立宣傳攤位。

【橙訊】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今日表示,中心截至今日下午五時,錄得一宗新增基孔肯雅熱輸入個案,以及一宗可能個案。本港今年累計錄得五宗基孔肯雅熱確診個案,均屬輸入個案。

確診輸入個案涉及一名有長期病患的66歲女子,居於葵青區石籬(一)邨。初步調查顯示,她於7月24日至8月5日,獨自到廣東省佛山市探親,但未能記起曾否被蚊叮。她於8月6日起出現發燒、皮疹及關節痛,並於昨日到仁濟醫院急症室求診,同日入院並在無蚊環境下接受治療,現時情況穩定。她的血液樣本經檢驗後,證實對基孔肯雅熱病毒呈陽性反應。

由於病人整個潛伏期在佛山市逗留,中心認為她是在外遊期間受到感染,屬輸入個案。病人沒有其他同行人士,她的家居接觸者現時沒有出現病徵,正接受醫學監察。中心正繼續流行病學調查,並已把個案通報廣東省衞生當局。

食物環境衞生署正進行病媒調查及針對性滅蚊工作,並會於上述病人的住所及於病發後曾到訪的地點,加強防蚊滅蚊工作,包括在相關地點附近250米範圍內樹木茂密的地點進行密集式霧化處理工作,以殺滅成蚊;每星期巡查上述地點,清理積水,施放殺蟲劑及清除遺棄的水載容器,以防止蚊子滋生;及加強宣傳教育,包括舉辦健康講座、設置流動教育中心及派發宣傳單張等。

長者健康服務人員在一間長者中心向長者講解有關基孔肯雅熱的資訊。

另一宗可能個案涉及一名過往健康良好的22歲女子,居於東區西灣河街。初步調查顯示,她於7月16日至8月4日外遊(7月16至28日:馬達加斯加;7月28日至8月3日:毛里求斯;8月3至4日:馬來西亞),並於8月4日返抵香港。

她報稱在馬達加斯加旅遊期間曾被蚊叮咬,自7月25日起在馬達加斯加出現發燒、頭痛及多處關節痛,於7月30日起四肢出疹,她回港前已經退燒。她回港後,因關節痛於8月4日到東區尤德夫人那打素醫院急症室求診,於翌日入院接受治療,並於8月7日出院。

病人於8月4日採集的血液樣本對核酸檢測呈陰性反應,而於8月5日採集的血液樣本經檢驗後,今日證實對基孔肯亞熱病毒免疫球蛋白M(IgM)抗體呈陽性反應,顯示個案可能屬於已康復個案。中心認為病人在返港時已對蚊子不具傳染性。中心會安排病人於下周再抽取血液樣本作第二次抗體檢驗,如樣本中基孔肯亞熱病毒的抗體滴度比第一次的樣本高出超過四倍,可視為確診個案。

根據世界衞生組織的資料顯示,超過110個國家和地區曾經錄得基孔肯雅熱本土傳播個案。截至今年7月,全球16個國家或地區共錄得超過24萬宗個案,當中約90宗為死亡個案。

圖:政府新聞處


責編 | 江純力

編輯 | 王冰

編輯推薦

有片|李家超落區到筲箕灣愛東邨視察 探訪長者與街坊交流

文華東方8萬元晚餐約會騙案 23歲「借尿遁」男子被捕

孫東:香港創科發展近年突飛猛進 大灣區龐大市場為科研成果落地提供沃土

傳分拆全球電訊業務在港上市 長和:未就任何交易作決定

李成鋼訪美晤華府商貿官員 討論落實中美經貿會談共識

特朗普撤銷賀錦麗特勤保護 外界質疑對政敵發動新一波報復

何永賢︰有信心縮短公屋綜合輪候時間至4.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