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玉菡表示,至今已經有超過22萬名人才抵港。資料圖片
【橙訊】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表示,為應對人口高齡化帶來的人力需求挑戰,本屆特區政府自2022年底推出了一系列「搶人才」措施,申請數字亮麗,截至今年7月底,各項人才入境計劃共收到約51萬宗申請,其中約34萬宗獲批,超過22萬名人才已經抵港。
孫玉菡透過局方專頁指,在填補人口上,自「搶人才」措施推出後,外來人才陸續抵港,部份更攜同家眷來港落戶。以高才通為例,從2023年初到今年6月底,已經有逾10萬名受養人抵港。他指,這些生力軍落戶香港,扭轉了本地勞動人口疫情期間的跌勢,其中2024年年中香港人口比2022年年中增加了2.4%,而過去一年持續有人才移入香港,抵銷人口自然減少的影響,讓整體人口得以保持穩定。
在提供勞動力上,孫玉菡表示,新來港的人才大多處於工作年齡,正值「打拼黃金期」,有助補充本地勞動力。他指,以30至44歲這個年齡層來看,2024年的勞動人口較2022年累計上升了1.7%,遠比整體勞動人口同期0.3%的增長率快。而隨人才來港的受養人60%是他們18歲以下的子女,會成為香港的未來生力軍,有望改善人口結構,認為「搶人才」措施不只是引才,更是「育才」的長線投資。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
在經濟貢獻方面,孫玉菡指出,大部分到港人才已在香港成功就業,他們主要投身金融、創新及資訊科技和商貿等行業,這些均是香港的關鍵產業。而人才來港發展之初,選擇先租住物業屬正常不過。他引述市場分析指出,外來人才帶動本港住屋需求,當中2022年12月至今年6月,香港私人住宅租金指數累計上升超過10%,並協助抵消20至34歲年齡層的人口下降,導致空置率才大致平穩,形容「搶人才」措施帶來了新客源。
孫玉菡提到,當局一直密切關注各項人才入境計劃的續簽申請,掌握他們的就業動向和發展狀況,其中高才通計劃下發出的首批簽證去年12月底起陸續到期,至今續簽情況亦相當理想,當局將在未來兩周內公佈相關統計數字。
圖:勞工及福利局@FB
編輯推薦
文華東方晚餐騙案疑犯獲准保釋候查 疑事前已向店方預訂香檳
陳茂波:特區政府明與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簽合作備忘 分享港法院指導性判決
有片|落區遇106歲麻將高手 李家超:我同你可能係對手
港足出戰泰王盃23人名單出爐 9.4首戰撼伊拉克
中大醫科交流生手術室拍照放上小紅書 威院高度關注不容再發生
運輸署籲學生開學預早出行以免延誤 過馬路不應玩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