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訊】秋季雖已來臨,夏季餘韻未散。馬凌畫廊香港空間現正舉辦以「夏」為名的展覽,展出藝術家劉茵新近創作繪畫及紙上作品。據悉,此次展覽延續了劉茵在2023年「春」展覽中拓展的自然意象,以草木、花果、湖海、頑石為媒介探索輕盈或澎湃的情感。

《夏》(2025)

今次在畫廊展出的十數件畫作分為三個部分,依照作品尺幅及情感濃度逐步遞增。在第一系列畫作中出現的,是多個漂浮於池塘水面的花卉水果:《河流#1》(2025)等作品均映照了現代繪畫史對溪流、池塘等小型水體的興趣。池水是留存痕跡、重新定義生命狀態的場所,在水中散落的自然物凌亂卻又有致,為貌似淺薄的水面構築深邃複雜的生態系統。在這些畫作中,劉茵持續以其標誌性手法為花朵、葉片、瓜果等自然物添加少女漫畫式的可愛面孔,讓它們成為具有意識和充沛情感的主體。它們在自然環境催生的情感網絡中毫無保留地展現喜怒哀樂,並與觀者的目光一同協調由身體及情緒等因素所規劃的構圖。名為《夏》(2025)的作品則呈現了翠綠欲滴的夏日植物景象,供混亂、有機且喜悅的花草朝向觀者自然生長。

《河流#1》(2025)

在二層展出的大尺幅畫作《夜色》(2025)描繪了夜色中的一棵桃樹。樹木的枝幹大部分隱藏在夜色中,而棲息在枝椏上的碩大果實則被光芒所籠罩,帶着嚴肅的神情若有所思。劉茵在創作時考慮了鈴木春信以園景為題材繪製的浮世繪作品,使用憨態可掬的桃子替代後者畫作中常見的人物形象。《藍色月亮》(2025)則以劉茵2023年創作的同名水彩作品為基礎,呈現了依偎於荷塘之上的晶瑩月亮。荷塘中的睡蓮側過臉去,不情願直接面對月亮清冷又溫柔的光芒。這一章節的作品均描繪了略顯孤獨的生靈,而它們所處的靜謐環境即是心靈環境的具象化——多個既勾連又矛盾的內心情緒在此得到緩和。

《夜色》(2025)

在空間三層展出的兩組二聯張作品,是本次展覽最為激烈情感的交匯處:題為《海浪》(2024-2025)的大尺幅作品中翻起滔天巨浪,而這巨浪就是由多個怒目圓睜的面孔所組成的——劉茵以罕見的方式提示了非人生靈與廣闊環境難分彼此的特質,並讚美了情感自我增幅、自行繁殖的激進潛能。另一幅大型畫作《岩石》(2025)同樣描繪了壯闊的海景,卻讓面孔出現在巨大的礁石之上。這些威嚴的守護神堅韌而靜默,似乎是《海浪》中水精靈的盟友或對手,甚至也直接凝視畫作觀者,與其形成情感聯繫。在對抗、鬥爭、結盟的緊張態勢之中——畫面前景中受浮世繪經典意象影響的漩渦就是劇烈情感的象徵——它們彰顯情感表達在親密經驗中的意義。

《岩石》(2025)

劉茵個展「夏」

日期及時間:

7月10日至9月20日(周二至周六) 中午12時至下午6時

地點:

灣仔適安街10號馬凌畫廊

免費參觀

圖:馬凌畫廊官網

責編 | 米婭

編輯 | 佳婧

編輯推薦

37歲林書豪宣布退役 告別15年職業籃球生涯

上合峰會|習近平晤莫迪:實現「龍象共舞」是中印正確選擇

抗戰勝利80周年|蔡若蓮發開學信:鼓勵學校安排紀念活動 傳承愛國精神

抗戰勝利80周年|境外抗戰紀念設施遺蹟百餘處 港澳地區有逾80處

文華東方晚餐騙案疑犯獲准保釋候查 疑事前已向店方預訂香檳

有片|落區遇106歲麻將高手 李家超:我同你可能係對手

運輸署籲學生開學預早出行以免延誤 過馬路不應玩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