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訊】三毛《撒哈拉的故事》曾令無數讀者對在沙漠中的詩意生活心嚮往之,雖然大家也理性地知道,生活在水源匱乏、居住條件惡劣的沙漠小屋中,一定不是件輕鬆的事。而如今,一邊享受著現代生活的便利,一邊看著遍地黃沙喝咖啡、甚至被駱駝叫醒,已經不再是一種奢望:位於內蒙古鄂爾多斯庫布其沙漠的「沙漠太空艙」,為沙漠裡的浪漫掃除障礙,成為圓夢之所。

太空艙酒店

太空艙酒店 黃沙上冉冉升起

出生於1994年的李方,2019於香港理工大學碩士畢業後,決定回到家鄉內蒙古達特拉旗,幫助父親經營景區。她把在旅遊管理專業中習得的知識,用於景區經營中,更在2020年成立公司,認真運營銀肯塔拉生態旅遊區。

李方接受媒體團訪問

說到沙漠文旅,大家想到的通常還是熟悉的沙漠遊玩項目:滑沙、騎駱駝、沙漠衝浪車、高空滑索……瘋玩半日回到市區不免掃興,「住在沙漠一晚」更能延續這種令人多巴胺飆升的夢幻。

銀肯塔拉生態旅遊區的滑沙項目  

2023年7月的某天,李方遇到一位韓國客戶中的負責人,原本只做過夜遊服務,正想升級旅遊產品,但尚未確定是否要做酒店的她,和這位負責人閒聊了起來。對方表示想開發針對韓國市場的鄂爾多斯產品,二人就韓國客戶的特質、酒店的可行性和具體形式探討了兩小時,一拍即合,決定在庫布齊沙漠中風景最美的一段原始沙漠中,打造「沙漠中的太空艙」。

目前景區建起80多台太空艙,每個艙內有兩個房間,分別設有獨立衛浴,可供四人住宿,並設有小陽台,每晚收費1688元。遊客愜意地坐在室內,便能透過透明墻壁,欣賞室外浩瀚風光。2024年7月,太空艙迎來第一批客人,最早是訂單式入住,而全年共接待了10400位韓國客人,獲得98%的滿意率。李方透露,今年8月的房間已經訂滿,預計本年度可接待16000名客人。在以韓日遊客為主的基礎上,李方也期待未來項目進一步完善後,可以迎接更多的港澳遊客。她大膽投資2000萬元打造太空艙項目,目前預計三年回本。

在艙外拍攝到的小陽台

考慮到生態保護因素,太空艙不使用混凝土建築材料,拆除後可復原沙地,但因此冬季沙丘移動時,需要花很大人力物力對其維護,而最難的部分,則是不容易遇到契合的人才。

沙漠旅遊是季節性營業,每年6到10月忙得團團轉,但10月後天氣轉涼遊人稀疏,工作人員也難以待在沒有客人的環境下坐吃山空。這樣的特殊性質,導致李方在用人上難度重重,她透露稱,已經通過全員社保、增加福利、每年普通工作人員基礎薪資漲500-1000元、管理層漲1000-1500元等方式留住人才,而沙漠中工作人員的工資原本便已經是城區內的兩倍。

太空艙外便是浩瀚沙漠

生態旅遊文化三手抓 沙漠中治癒心靈

單是住在沙漠看夜景,還不足以構成豐富體驗,李方想出多種配套活動,如夜間免費篝火晚會和餐飲、在陽台上享受駱駝近距離陪伴,白天在沙丘上玩滑沙、高空索道……豐富整個沙漠之旅。

李方表示,在香港的求學經歷開拓了自己的視野,給予自己很全面的世界觀和對世界上不同市場的認知,短短一年半間收穫頗豐,從不後悔當年離家求學的決定,「沒有一天的書是白唸的」。從懵懵懂懂接手生意,到近年來公司經營步入正軌,李方也逐漸明晰,自己想做的,是一種「生活方式」:「沙漠是極具特色的自然旅遊資源,我想把銀肯塔拉的沙漠生態、沙漠旅遊和沙漠文化三者結合到一個系統中,讓它成為世界級沙漠生態文化旅遊產品體驗地,時尚、舒適、休閒、野奢,我的理想就是當大家來到遼闊的沙漠,感覺心都遼闊了,這也正是我們的品牌標語。」

李方很喜歡和遊客互動與觀察遊客,這些不遠萬里來到內蒙古,體驗在沙漠中住一晚的遊客,認為沙漠和草原與大海一樣,「可以治癒心靈」。未來她有意繼續打造文化屬性更強的產品,包括演藝、互動和文創,尤其希望能在演藝項目中,打破馬術、經典故事等傳統桎梏,呈現鄂爾多斯的治沙精神。

在太空艙外拍攝到的艙內臥室

「很多人對鄂爾多斯的認知都是揚眉吐氣(羊煤土氣)、能源城市,GDP超香港……但我認為這個東西不是鄂爾多斯的全部,我們更應該把鄂爾多斯人真正的內核精神展現出來。從毛烏素沙漠的消失,到今天庫布其沙漠作為沙漠生態治理的好成果,我認為鄂爾多斯人最硬核的精神是生態精神,這也是很多代人的堅持和心血,更應該被展現給世界。如果要做文化方面的輸出的話,我更願意去做這方面的輸出,而且這個輸出也和我們蒙古族的文化高度契合。蒙古族崇拜長生天的時候,其實是在崇敬自然,希望人和自然和諧相處,所以我們在做的很多沙漠生態工程,其實都是在踐行這樣的文化」,李方說。

太空艙不遠處設有供遊客舒適集坐、休閒放鬆的場地

問及回鄉創業的原因,李方笑言在不同人生階段她曾有不同的回答:19年是為了幫助父親、減輕他的壓力,工作兩年後,她認為作為旅遊管理專業學生,能有這樣在景區做管理、發揮想象力的機會很幸運。但今時今日,她會以更宏觀的角度看待自己當初的選擇:

「鄂爾多斯整個地區的沙漠和草原都有世界級的旅遊資源,當地人也一直也努力和當地生態環境作鬥爭,很值得我們年輕人回來幫家鄉父輩做一些事,也讓外界的人了解和體驗到這裡的獨特之處。這就是我們這一代人的價值,通過這個事情,我想我已經找到了自己願意終身為之去奮鬥的事業」,李方語氣堅定。

日光下閃閃發亮的白色太空艙,是悠閒生活方式的代表,是拆卸自如的生態小盒子,也是承載鄂爾多斯精神和沙漠文化的炫目瑰寶。下次若有機會前往內蒙古旅行,不妨去感受一下沙漠中靜謐又盛大的浪漫。

圖:橙新聞

責編 | 羅茜

編輯 | 羅茜,謝不尤

編輯推薦

運輸署籲學生明日開學預早出行以免延誤 過馬路不應玩手機

上合峰會|習近平晤聯合國秘書長:中方支持聯合國在國際事務中發揮核心作用

男司機昂船洲大橋跳橋 救起送院搶救不治 

周顯專欄丨日本天皇應否納妾?

也門胡塞武裝證實總理命喪以軍空襲 揚言報復警告外企撤離以色列

商務部:中方反對美國將出口管制工具化 將採措施維護企業正當權益

黃澤林第三圈打足五盤出局 美網神奇之旅止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