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務署緊急事故控制中心派遣超過180支緊急應變隊伍處理水浸個案。
【橙訊】天文台今日一度發出黑色暴雨警告信號,維持超過11個小時。截至今日下午5時正,渠務署已確認29宗水浸個案,已全部完成清理。至於其他涉及主要道路的水浸求助個案,已大致完成處理。而仍在處理的餘下水浸求助個案,集中於沙田,大埔,元朗及北區,並分布於不同地點,但不涉及主要道路。署方目標於短時間內盡快完成清理。
渠務署的緊急事故控制中心於昨晚10時35分啟動,並已派遣超過180支緊急應變隊伍處理水浸個案,重覆巡查及清理全港約240個因淤塞容易引致水浸的地點。
渠務署人員出動「龍吸水」清理積水。
渠務署表示,儘管香港多處在暴雨下出現水浸,情況總算可控。署方多年來一直採用「防洪三招」,即截流、蓄洪及疏浚,建造了四條共21公里長的雨水排放隧道、五個總容量共250,000立方米的地下蓄洪池,及超過100公里的河道治理工程。這些大型防洪設施在暴雨期間發揮重要作用,默默守護着市民,並見證多年來香港發展的不斷進步,將今次暴雨期間發生嚴重水浸的風險大幅減低。
在天氣不穩定的情況下,渠務署會繼續與天文台及路政署保持緊密聯繫及合作,保持戒備及快速派遣緊急應變隊伍盡快處理水浸個案。渠務署呼籲市民,應時刻保持渠道暢通,切勿放置雜物阻塞排水渠口。當遇到嚴重水浸情況,應盡快撤離。若發現水浸,應立即致電24小時渠務熱線2300 1110。
圖:渠務署@fb
編輯推薦
男司機昂船洲大橋跳橋 救起送院搶救不治
中央駐港機構和駐港中資企業代表瞻仰祭掃香港抗日英烈紀念碑
施政報告|李家超:諮詢反應熱烈 收集意見較以往多約一成
抗戰勝利80周年|特首參觀香港抗戰及海防博物館展覽 向學生講解抗戰歷史
抗戰勝利80周年|陳國基:須讓年青一代認清歷史 延續抗日先烈不屈不撓精神
當局擬修例限車頭只放兩部手機 明年1.25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