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麥動物園呼籲民眾捐「棄養寵物」作園內掠食動物的飼料。

橙訊】丹麥北部奧爾堡動物園(Aalborg Zoo)近日在社媒發文,呼籲民眾捐贈「健康但不再飼養」的寵物,如天竺鼠、兔子、雞隻和小馬等,用作園內掠食動物的食物來源,引發外界激烈討論。

奧爾堡動物園在貼文中指出,措施是為了「模擬動物的自然食物鏈」。園方稱:「雞、兔子和豚鼠構成捕食者飲食的重要部分」,並附上一張猞猁張開大嘴的照片。園方補充,「這不僅防止浪費,還有助於捕食者保持自然行為、營養平衡和健康」。說明指出,捐贈的動物將由訓練有素的工作人員執行「溫和安樂死」,隨後供園內亞洲獅、歐洲猞猁和蘇門答臘虎等食肉動物食用。

動物園發布的帖文配圖。

動物園副園長尼爾森(Pia Nielsen)向《衛報》表示,這種做法在丹麥已實施多年,成為常態。她提到,「我們長期以來都用小型牲畜來餵養食肉動物,並提供接近自然的飲食,包括肉、毛皮和骨頭等」。尼爾森補充,「因此,將因各種原因需安樂死的動物用於餵養食肉動物是有意義的。這種做法在丹麥很普遍,我們的許多訪客和合作夥伴也重視這項貢獻。」

此事引發網上熱烈討論,有人反對將寵物變食物,稱此舉「太殘忍」,認為寵物曾信任人類,不該被當作廢物,並指責動物園「鼓勵棄養」;有人則支持動物園維持動物自然飲食的努力,認為若動物注定被棄養或安樂死,「再利用」比棄養或野放更有意義,認為利用屍體供園內生態系統使用「才是真正的動物福利」。

值得注意的是,這並非丹麥動物園首次因餵養方式引發爭議。2014年,哥本哈根動物園為防止近親繁殖,對一隻健康的年輕長頸鹿瑪利歐斯實施安樂死,並將其遺體部分用於科研,部分則用來餵食園內的大型肉食動物。幾周後,為引入新的雄獅以繁殖新一代獅群,該園又安樂死了四隻獅子,再次引發公眾批評。

圖:動物園社媒


責編 | 海源

編輯 | 小茜

編輯推薦

熱話|一家三口壽司郎等太耐狂罵職員惹公憤 網民:「恰個打工仔以為自己好叻」

深圳非婚生育家庭申領育兒補貼遇阻 深圳衛健委:現行政策以夫妻關係為前提

天文台:「楊柳」將逐漸增強 料港本周中後期天氣不穩

​國際原子能機構高級官員將訪伊朗 聚焦「新合作框架」

硅谷國際發明節港代表團奪27金及8特別大獎 孫東指印證香港無限潛力

警方過去2周接逾50宗網上情緣騙案涉款逾1600萬 有47歲中女損失近200萬

內地某公司擬推出「孕育機器人」惹議 網友憂倫理法治等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