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PMI升至49.2創六個月新高。資料圖
【橙訊】標普全球7月香港採購經理指數(PMI)經季節調整後,由上月的47.8升至49.2,創六個月新高,反映營商環境連續六個月轉差,但倒退幅度已縮減至期內最小。7月PMI維持於50持平線之下,主要因為新增訂單量持續萎縮。
隨著本土和全球經濟走弱,影響內外銷情,整體訂單量連續六個月縮減,惟跌幅尚算適中。調查期內,從海外和內地新接的業務量繼續急速下滑,兩者跌幅都與上月相若。
企業於是在7月減產,其緊縮速度較上月放緩,偏於溫和,走勢與整體新訂單一致。巿場需求持續疲弱,導致積壓工作量進一步下跌,減幅更是十個月以來最大。產能壓力紓緩,也降低企業增聘員工的積極性,因此就業人數自5月以來首次下滑。
企業對生產前景依然強烈看淡,受訪公司特別提到貿易壁壘加劇、競爭白熱化、全球經濟疲弱等因素,均對業務增長不利。不過,整體的悲觀情緒已較6月淡化,為3月以來最淺。
標普全球市場財智經濟學家Usamah Bhatti表示,需求仍然偏弱,即使整體新訂單的跌幅已收窄至適度,但來自海外和內地的銷售卻顯著大減。7月投入成本通脹在原材料價格攀升的助燃下,躍登四個月高位,可見成本壓力未有減退;企業為刺激銷情,於是維持售價不變。
編輯推薦
內銀放榜丨中行上半年少賺0.9% 減派中期息逾9%
業績速遞丨阿里上季經調整少賺18% AI收入續三位數增長
內銀放榜丨工行中期少賺1.4%削股息 不良貸款率微降
業績速遞丨中銀香港多賺10.5%派息0.29元 淨息差下降
內銀放榜丨農行中期純利1395億 中期息增2.6%
內銀放榜丨建行半年少賺逾1%減派息 減值損失過千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