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超表示,很重視地區諮詢會,因為無論政府的政策意願有多良好,最重要是執行,希望地區人士告訴他政策優次或執行力度夠不夠。

【橙訊】行政長官李家超今早出席第二場施政報告地區諮詢會。李家超在地區諮詢會上表示,需要推動總部經濟,令更多公司來港設總部,以吸納和留住人次。他亦希望和市民一起共同為香港打拼。

第二場施政報告地區諮詢會在元朗一間中學舉行,李家超率政務司司長陳國基、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律政司司長林定國等多名政府官員出席,現場參加者約120人。李家超表示,很重視地區諮詢會,因為無論政府的政策意願有多良好,最重要是執行,希望地區人士告訴他政策優次或執行力度夠不夠。他說,每天都會有新問題出現,希望可以有預防及應對方法。

地區諮詢會歷時兩小時並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由行政長官和司局長聽取市民發表意見,涵蓋議題廣泛,包括土地房屋、交通運輸、創新科技、金融發展、文化體育、教育、青年、扶貧助弱、醫療服務和社會福利等。第二部分是小組討論,出席市民獲分為四組,分別圍繞「拼經濟謀發展」和「惠民生建未來」兩個主題,與行政長官及司局長進行深入交流。行政長官輪流與每個小組的市民交流和討論,聽取意見。

在諮詢會上,有市民關注龍鼓灘及屯門西填海,認為如果要在那處推行填海,需要先做好交通配套,包括建設行車天橋等。他指,龍鼓灘已經有很多厭惡性設施,帶來空氣污染及噪音問題,虧欠了居民,加上經常有重型車輛來往,影響居民的生活。

有從事高端人才工作的市民說,近年政府經常強調要「搶人才」,但認為吸引人才來港的要素是「有供才有求」,當局應提升本港競爭力,締造更多高端職位留住人才。

有中學生反映,政府取消2500元學生津貼,加上學校資助減少,令免費課外活動也變為收費,不少同學也因此放棄課外活動,期望財赤之下能平衡青年發展。

西貢南分區有市民表示,期望特區政府也能發揮國家精準扶貧的精神,有機制能夠在慘案發生前及時發現,防止出現過激行為,尤其是慘案通常在1月、4月、7月發生。此外,他希望馬料水碼頭也能實施「一地兩檢」,又建議港股參考美國及日本實行單向收稅,而非雙向收稅。

大埔商會羅先生說,希望教師與學生比例能從一對十一,提升到一對九,令學生更好地提升質素,尤其是SEN學生。他又提及,有中東商人來港投資時,發現香港較缺乏禱告室,希望政府考慮這方面的需求。

董小姐建議,希望利用城門河等優勢,在沙田加強水陸運動體育產業的發展。

屯門中學一名學生建議,在金錢以外,可以提供職業培訓,讓青年有更多工作機會。

大埔區徐先生提出,希望活化閒置土地及設施,例如「殺校」後留下來的校舍。他提到,現時申請活動設施的過程較繁複,希望政府可以考慮優化相關手續。

大埔區何先生說,當局提出「無處不旅遊」,可考慮參考南韓的「醫美+旅遊」,期望政府結合本港醫療,推動旅遊發展,兼帶動醫療發展。

註冊社工曹先生說,政府打擊毒品不遺餘力,但現時戒毒人士重新融入社會、尋找工作仍有一定困難,希望政府能完善相關服務。

退休機場員工劉先生提到,東涌公共交通服務不足,難以滿足機場員工及東涌居民的需要。他特別提及,「粵車南下」即將實施,以及有大批樓宇將在東涌一帶落成,有很多車輛要駛經達東路等市中心地段,惟東涌西港鐵站要2029年才能落成,希望政府留意相關問題。

有少數族裔提及,回教信徒每日需要禮拜五次,希望社區能設立更多祈禱房。巴基斯坦的馬先生則反映,中小型清真寺的營運困難,期望政府提供資助。

李家超回應意見,發言代表提供的建議涵蓋不同範疇,內容廣泛。他認同,少數族裔是香港家庭的一部分,政府會推動他們融入社會發展,例如投入中文培訓資源、加強少數族裔服務中心及關愛隊的服務等等,重申政府「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李家超提及,精準扶貧的精神,旨在優先幫助最需要資源的人,所以不單是政府提供金錢,打通「大動脈」促成血液流出去;還需要「微絲血管」的支持,尤其是地區提供的寶貴意見,真正做到「打通任督二脈」。

李家超續說,如地區解決到,就地區處理;解決不到,就政務司處理;再解決不到,就交給行政長官處理。他重申,「大動脈」以至「微絲血管」,都需要打通。

提及北都發展,李家超解釋,該地區佔本港三分一的土地,也將有三分一人口生活。他提及,未來政府會在北都引入更多有含金量的高端產業。

李家超回應說,市民都同意不同地區的發展,但居民的日常生活亦很重要,尤其要做好基建,政府在制定政策時會重視。

在吸納和留住人才方面,李家超說,已經吸納了不少人才,但需要留住他們,真真正正能夠貢獻香港。他說,需要推動總部經濟,令更多公司來港設總部。

李家超又說,很同意市民所講Work Together,無論政府如何努力,都需要市民共同打拼。他強調,當局會努力在政策上做多一些,但需要社會共同推動。

李家超說:「地區諮詢會是每年《施政報告》諮詢的重要一環,我過往三年都有把地區諮詢會收到的意見納入《施政報告》。我一連兩個周日出席了地區諮詢會,直接與市民交流互動,聽取了市民對《施政報告》的意見,了解他們對香港發展的期望。市民的發言使我感受到他們對香港的熱誠和信心,也讓我有所啓發,有助我撰寫《施政報告》,我們會就市民的意見一一細心研究,制定政策發展經濟,改善民生。」

《施政報告》公眾諮詢已於六月十六日展開,政府至今舉辦了超過40場諮詢會,包括兩場地區諮詢會,收集不同界別人士就《施政報告》提出的意見和建議。公眾人士未來一段時間可繼續循不同途徑,包括《施政報告》專題網站和社交媒體帳號、電話熱線、電郵、傳真及郵遞等方式提出意見。

圖:直播截圖

責編 | 海源

編輯 | 阮一帆

編輯推薦

運輸署籲學生明日開學預早出行以免延誤 過馬路不應玩手機

上合峰會|習近平晤聯合國秘書長:中方支持聯合國在國際事務中發揮核心作用

男司機昂船洲大橋跳橋 救起送院搶救不治 

周顯專欄丨日本天皇應否納妾?

也門胡塞武裝證實總理命喪以軍空襲 揚言報復警告外企撤離以色列

商務部:中方反對美國將出口管制工具化 將採措施維護企業正當權益

黃澤林第三圈打足五盤出局 美網神奇之旅止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