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務司司長陳國基(中),國家航天局總工程師李國平(左四),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教育科技部一級巡視員劉懋洲(左三),中國銀行(香港)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兼總裁孫煜(右四),「憲法和基本法推廣督導委員會」轄下「愛國主義教育工作小組」組長、立法會議員李慧琼博士(左二),博物館諮詢委員會科學專責委員會主席衞炳江教授(右二),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副局長劉震(右三),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署長陳詠雯(左一)及香港科學館總館長劉啟業(右一)。
【橙訊】7月31日,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和國家航天局聯合主辦的「中國銀行(香港)呈獻:國家發展成就系列—無盡探索:中國的航天、航空及航海」展覽將於8月1日起至9月7日在香港科學館舉行。是次展覽是香港首次同時展示國家在三大領域的成就,透過實物、模型、圖文、影片及互動展品,在介紹相關領域發展的同時,激發公眾尤其是青少年對科技創新的熱忱,強化國民科技自信。
開幕禮上,政務司司長陳國基致辭表示,嫦娥六號全球首創成功攜帶月球背面土壤返回地球,標誌着中國探月工程的領先地位;香港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香港的科學家亦有機會參與重大科研任務;今次展覽展示的嫦娥探月工程最新成果,以及中國在三航領域取得的卓越成就,展現了香港作為連接國家與世界的文化樞紐角色,向世界說好中國故事,向公眾弘揚愛國主義精神。
中國銀行(香港)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兼總裁孫煜致辭表示,中銀香港全力支持包括:「深海一號」科考船攜「蛟龍號」首次訪港,以及「航天、航空及航海」展覽,以實際行動踐行金融支持科技創新的責任;期待通過是次展覽,激勵更多香港青年投身科技創新事業。
政務司司長陳國基(中間)、中國銀行(香港)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兼總裁孫煜(左一)。
據悉,今次「航天、航空及航海」展覽創下了多個「第一」,包括首次在香港同場展出嫦娥五號和嫦娥六號分別在月球正面及背面採集的月球土壤;首次在港亮相嫦娥六號返回艙和降落傘、萬米深潛的海水樣本,以及一比八、翼展約6米的「運-20」大型運輸機模型;造船業的「三顆明珠」:航空母艦、豪華郵輪和大型液化天然氣運輸船模型。此外,香港科學館亦首次在戶外展示大型航天航海模型展品,包括一比五、高約12米的長征五號運載火箭,以及實物原大、長約10米的「奮鬥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模型。展覽更設有互動展品「月球基地」及「祝融號探險」等,讓參觀者體驗建設月球基地與火星探索的挑戰。
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前排左一)、中國銀行(香港)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兼總裁孫煜(前排右二)、國家航天局總工程師李國平(前排右一)。
是次展覽開幕亦邀請了國家航天局總工程師李國平,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教育科技部一級巡視員劉懋洲,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副局長劉震,「憲法和基本法推廣督導委員會」轄下「愛國主義教育工作小組」組長、立法會議員李慧琼博士,博物館諮詢委員會科學專責委員會主席衞炳江教授,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康文署)署長陳詠雯及香港科學館總館長劉啟業等眾多嘉賓出席主禮。
有關展覽和活動詳情,請瀏覽香港科學館網頁。
責編 | 江純力
編輯 | 王冰
編輯推薦
首屆亞洲百人可持續農食發展論壇成功舉辦 打造香港區域食品貿易中心
政青舉辦「愛我中華」香港-青海青年交流團 領略青海多領域成就傳承紅色基因
楊政龍:港澳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成立 強化港澳青年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使命
全運會|「全運啟航躍動全城」無人機足球亮相西九龍站 科技體育助力粵港澳青年交流體驗
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 中國歷史進校區:訪昂船洲軍營展覽館
李家超:閩港兩地優勢互補 定會為國家貢獻更多發展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