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發布《香港營商環境報告:一國兩制 獨特優勢》。

文:梁文聞

在全球經濟格局深刻調整、國家發展邁向新階段的當下,拓展香港新經濟增長點成為關乎香港未來繁榮的關鍵議題。特區政府近日發表香港營商環境報告,展示香港在金融、貿易、航空、航運、創科、知識產權貿易、法律服務,以及文化、體育和旅遊等領域的最新發展和潛力。近年香港鞏固傳統優勢產業,同時拓展新經濟增長點。然而,要拓展新經濟增長點,實現經濟的持續繁榮,必須在布局上精準施策。

拓展香港新經濟增長點,清晰定位是首要前提。香港在「一國兩制」下擁有獨特的地位和「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優勢。新經濟增長點涵蓋創新科技、太空經濟、清真產業等多個領域,每個領域都蘊含巨大潛力,但並非所有項目都適合香港。因此,特區政府必須從香港的實際情況出發,考量自身資源、產業基礎和市場需求,掌握發展方向的根本性、邏輯性和合理性。譬如說,創新科技領域,香港擁有多所頂尖院校和科研機構,具備發展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的良好基礎,可重點發力,推動科技與產業深度融合。

緊密配合香港的獨特優勢的同時,切忌盲目追趕產業發展潮流。以近年部分政界人士提倡發展清真產業為例,香港在金融和法律服務上具有國際水準,但在開拓清真產業時,是否有足夠企業、人才、各類配套如政策等作出配合和支持呢?否則就只會導致發展受阻,淪為虛無縹緲的響亮口號。這正好警示了我們,發展新產業不能僅憑一時熱情,而要充分考慮自身優勢,完善配套體系,為產業發展創造良好環境。

多年來,政府對市場積極不干預被視為香港經濟發展的「金科玉律」。然而,這種舊思維已不合時宜,未來特區政府需主動助力推動產業發展。過去,政府秉持「市場自己搞掂」的理念,導致許多產業錯失發展良機,產業傾斜發展更顯嚴重。如今,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政府應發揮積極作用,從政策制定、資源調配到人才培養等方面給予支持。若特區政府能轉變角色,成為產業發展的引導者和推動者,相信能為新經濟增長點提供堅實的保障。

要拓展新經濟增長點,必須與香港「超級聯繫人」與「超級增值人」的角色充分結合,創造國家和香港共贏局面。香港應繼續發揮內聯外通的獨特優勢,加強區域合作,拓展「全球南方」新興市場。通過與東南亞國家聯盟、中東及「一帶一路」沿線地區展開經貿合作,簽訂投資協定,為產業發展開闢更廣闊的空間。同時,建構高增值供應鏈,吸引內地企業到香港建立管理離岸貿易和供應鏈的國際或區域總部,實現產業升級和價值鏈提升。在推進共建「一帶一路」中,香港作為功能平台,可促進國際合作,實現互利共贏。

拓展香港新經濟增長點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精準定位、發揮優勢、政府助力以及與國家戰略緊密結合。香港若想進一步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更好地聯通世界,必須精準施策,避免盲目投入,方能實現經濟的高質量發展,也只有這樣,才能為國家的現代化建設貢獻更大力量。

作者為時事評論員、前傳媒人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圖:中通社

責編 | 韓進珞

編輯 | 子涵

編輯推薦

有片|李家超落區到筲箕灣愛東邨視察 探訪長者與街坊交流

文華東方8萬元晚餐約會騙案 23歲「借尿遁」男子被捕

孫東:香港創科發展近年突飛猛進 大灣區龐大市場為科研成果落地提供沃土

傳分拆全球電訊業務在港上市 長和:未就任何交易作決定

李成鋼訪美晤華府商貿官員 討論落實中美經貿會談共識

特朗普撤銷賀錦麗特勤保護 外界質疑對政敵發動新一波報復

何永賢︰有信心縮短公屋綜合輪候時間至4.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