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訊】7月30日上午,「同心築夢.共謀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內蒙古行聯合採訪團媒體見面會在呼和浩特舉行。
內蒙古自治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張文智、農牧廳副廳長趙永祥、商務廳二級巡視員李力、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孫國銘、科學技術廳外國專家局局長兼科技合作處處長佟永興等廳局負責人出席見面會,圍繞內蒙古產業發展現狀、重點政策舉措,以及與粵港澳大灣區、江浙滬地區在經貿、文旅、科技等領域的交流合作成果與未來規劃,向粵港澳大灣區及長三角地區傳媒記者作詳細介紹,並開展互動交流。
今年內蒙古呼倫貝爾與香港之間首條直飛定期航線正式開通,便利兩地人員出行。據內蒙古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黨組副書記、副廳長孫國銘介紹,2025年上半年,全區接待香港遊客35,720人次,接待香港遊客花費3080.70萬美元;全區接待澳門遊客1,096人次,接待澳門遊客花費77.93萬美元。
内蒙古自治區黨委宣傳部副部長袁永介紹當地概況
他表示,下一步將通過以下幾項舉措對接港澳市場,搭建交流平台:一是就呼倫貝爾—香港直線航空出台補貼政策,推動呼倫貝爾加密航線,計劃9月底赴香港開展精準對接,面向香港社區、旅行社推介呼倫貝爾冬季旅遊產品;二是計劃遴選優質研學基地與香港中小學等名校結對,開展「共編一套研學教材、共建一批研學基地」合作,舉辦「蒙港學子研學日記」徵文大賽。三是應澳門中聯辦邀請,自治區直屬烏蘭牧騎9月底赴澳門參加「同聲歌祖國」國慶系列活動巡演活動。四是對接香港研學機構,持續推動「百萬青年看祖國」項目落地,針對兩地資源差異化,推出冬季冰上運動、戲雪滑雪、民宿體驗等產品,吸引更多香港市民參與。
內蒙古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黨組副書記、副廳長孫國銘介紹內蒙古與粵港澳大灣區在文旅上的交流合作與未來規劃
內蒙古的絨山羊牧場、駱駝養殖基地不僅是生產資料,更是當地別具一格的文化景觀。內蒙古自治區農牧廳黨組成員、副廳長趙永祥介紹稱,當地通過一系列活動吸引遊客、提升農畜產品溢價,如在內蒙古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左旗和蘇尼特右旗舉辦駱駝文化節(目前已舉辦至第十一屆),帶來賽駝、駝球、駱駝選美等競技項目,還有鞍具組裝、繮繩編織、鼻棍製作等傳統技藝展示,融合民族服飾展覽、蒙古包陳設評比、書畫藝術展等文化元素,為遊客帶來不一樣的沙漠文化之旅。
內蒙古自治區農牧廳黨組成員、副廳長趙永祥介紹不一樣的「沙漠文化之旅」
此外,還有不少有趣的沉浸式體驗項目:在內蒙古鄂爾多斯市,已建成集電商基地直播、羊絨旅遊研學、特色羊絨購物等於一體的「絨都小鎮」。目前,在阿拉善盟有涉及駱駝文化的非遺項目11項,傳承人28個,駱駝文化主題博物館1座。遊客們買回家的羊絨圍巾、披肩也大有講究:內蒙古的可爾綺羊絨服飾股份有限公司以蒙古族手工刺繡非遺技藝為核心,巧妙結合蘇繡的細膩針法與多色印染技術,打造出兼具裝飾性與實用性的羊絨圍巾、披肩等產品,實現草原文化與蘇繡的跨界融合。
對文創感興趣的朋友,不可錯過以絨毛為原料的「毛絨絨的鄂爾多斯」系列文創,毛絨絨的手感,可愛的表情,溫馨又治癒。呼和浩特博物館文創產品「雙駝首毛絨青銅短劍」又萌又有歷史感,也都是遊客喜愛的潮品。
內蒙古也主動走近大灣區,在香港舉辦「同鄉社團家鄉市集嘉年華」、「歌游內蒙古 舞樂香江情」烏蘭牧騎巡演等活動,早前在第二十一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上,通過非遺互動、文創銷售等展現北疆魅力,實現交易額1,500萬元,日均接待4萬多人。
「同心築夢.共謀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內蒙古聯合採訪活動於7月29日至8月4日舉行,採訪團將繼續走訪呼和浩特、鄂爾多斯、包頭三地,探索內蒙古現代化建設與發展成果。
圖:橙新聞、unsplash
編輯推薦
粵港澳大灣區媒體聯合採訪活動啟動 深入三城挖掘不一樣的內蒙古
長沙非遺走進香港推廣交流活動正式啟動 推動湘港兩地非遺路線文旅互動
施政報告|文創文旅為本年重點 文化藝術創意業相關措施一文看
保利美高梅博物館11月澳門亮相 新科技賦能空間開拓文旅新地標
文旅達人西DorSi作客一本讀書會 分享旅行體驗和閱讀書單
活動推介|漫遊灣仔古蹟:老街道的華麗變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