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

橙訊】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表示,本港非住宅物業空置率上升並非完全受整體經濟影響,而當局無意容許非住宅物業交易的印花稅以分期方式繳付。

許正宇在立法會大會上回答議員提問時指,根據差餉物業估價署的資料,2024年年底私人寫字樓及私人商業樓宇的整體空置率分別為16.3%及11.8%,較2023年上升1.4%及1.5%。他指出,非住宅物業空置率並非完全受香港整體經濟影響,其他相關的因素包括物業的供應量、企業本身的營運和發展狀況、本地市民和旅客消費模式轉變等。而業主亦會考慮多項因素以決定是否將空置物業出租,例如市場趨勢、自身的資產管理策略及財政狀況、租金水平等。

許正宇表示,當局現時沒有計劃允許非住宅物業交易的印花稅以分期方式繳付。他指,現時非住宅物業交易的印花稅由100元至最高稅率4.25%不等,僅佔交易成本極小部分,而最高稅率只適用於物業售價或價值高於約2,174萬元的交易。由於印花稅一般是由買家繳付,因此不認為現時繳付印花稅的安排會對非住宅物業業主構成財務壓力。

許正宇又提到,非住宅物業市場過去一年交投相對穩定。根據稅務局的資料,2025/26年度首季共有約3,600宗加蓋印花申請涉及非住宅物業,較去年同期上升約17%。而涉及的交易總金額亦上升超過30%至約200億元。當局未見到有需要改變繳付非住宅物業印花稅的安排。

許正宇指出,當局一直密切留意非住宅物業市場的情況和發展。考慮到近年寫字樓空置率及未來幾年非住宅物業的供應仍相對充足,由2023/24年度起已暫停以招標形式推售商業用地,讓市場有空間消化現有供應。另外,當局亦積極招商引資,例如投資推廣署在2023年1月至今年6月期間,協助超過1,300間海外及內地企業在港開設或擴展業務,有助帶動本地非住宅物業市場的需求。因此沒有計劃為吸引外來投資而調整印花稅,並認為現時非住宅物業的差餉徵收率屬合理水平。

圖:直播截圖

責編 | 海源

編輯 | 俊彥

編輯推薦

運輸署籲學生明日開學預早出行以免延誤 過馬路不應玩手機

上合峰會|習近平晤聯合國秘書長:中方支持聯合國在國際事務中發揮核心作用

男司機昂船洲大橋跳橋 救起送院搶救不治 

周顯專欄丨日本天皇應否納妾?

也門胡塞武裝證實總理命喪以軍空襲 揚言報復警告外企撤離以色列

商務部:中方反對美國將出口管制工具化 將採措施維護企業正當權益

黃澤林第三圈打足五盤出局 美網神奇之旅止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