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土瓜灣益豐大廈發生大停電,超過900戶住戶受到波及。資料圖片

文:橙新聞評論室

上周六(26日)土瓜灣益豐大廈發生大停電,超過900戶住戶受到波及,及至28日凌晨才全部恢復供電。事件發生後,大廈物管公司不作為,不僅未向住戶及業主立案法團提供及時幫助,亦無法明確交代供電安排,暴露出諸多管理上的漏洞。

益豐大廈並非「三無大廈」,擁有法團和物管公司,但由於樓齡超過半個世紀,內部設施陳舊、管理鬆散亦屬事實。益豐大廈的遭遇絕非個別事件,這類「高齡」樓宇或多或少都面臨着業權分散、管理混亂的現實問題。物監局在跟進益豐大廈個案之餘,亦有必要審視全港其他舊式大廈物管公司在管理上是否達標、是否有完善的檢修機制維持舊式大廈正常運作。

此次益豐大廈停電是由於鹹水管爆裂漏水導致停電,大廈內有電表房冒出火花及白煙,引發火警。在消防處、機電工程署、民政事務處及關愛隊等多部門協調下,大廈較預計時間提前恢復供電,且大廈住戶在停電期間亦有得到妥善安置。然而,停電發生後華豐大廈物管公司的角色卻疑似「真空」,物監局表示會調查相關持牌物管公司是否有遵守建築物管理條例及物管作業守則。

益豐大廈業主立案法團認為,十年前的維修工程爛尾才會引發此次水管爆裂而導致停電。法團還指出,由於大廈樓齡較高,劏房戶較多,業權分散,過往歷次維修都難以快速徵集所有業主意見而致使維修進度被拖延。

去年4月佐敦華豐大廈三級大火造成5死40人受傷,當局調查指華豐大廈屬「三無大廈」,消防設備缺失或老舊,本身存在很大消防安全隱患。然而,非「三無大廈」是否就可以高枕無憂?擁有物管公司、業主立案法團是否就代表維修工程、設備維護可以定期、有效的完成?答案是未必。正如上文所說,舊式大廈內部管理往往十分複雜,並非單靠法團或物管公司便可推進,政府的監管及適當介入必不可少。

業權分散、劏房眾多,是許多高齡樓宇的通病。物管公司或因樓宇老舊便疏於管理維護亦是常事。此次益豐大廈停電,電表房曾出現火花,所幸最終未至釀成嚴重後果,但仍然值得當局警惕——若停電事故引發大火,則會造成更加嚴重的公共事件。

大廈維修責任雖在業主,但實施具體工程項目的卻是物管公司。舊式大廈固然存在維護與管理上的客觀阻礙,但並不代表物管公司便能以此為由推卸責任,政府亦需要加強監管,確保法團及物管均有盡責。政府可考慮成立扣分機制,定期公布各持牌物管公司的得分及表現,為未來投標提供指標參考,同時加強對持牌物管的約束效力。

責編 | 韓進珞

編輯 | 子涵

編輯推薦

運輸署籲學生明日開學預早出行以免延誤 過馬路不應玩手機

上合峰會|習近平晤聯合國秘書長:中方支持聯合國在國際事務中發揮核心作用

男司機昂船洲大橋跳橋 救起送院搶救不治 

周顯專欄丨日本天皇應否納妾?

也門胡塞武裝證實總理命喪以軍空襲 揚言報復警告外企撤離以色列

商務部:中方反對美國將出口管制工具化 將採措施維護企業正當權益

黃澤林第三圈打足五盤出局 美網神奇之旅止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