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區全國人大代表、人工智能資助計劃委員會主席冼漢廸

文:冼漢廸

今年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WAIC),香港貿發局聯合香港數碼港、香港科技園設立「香港館」,組織了18家香港人工智能企業參展。同時,通過「1場展覽+1場論壇+N場展商專題對話」,展示香港AI的創新成果和前沿技術,並與全球業界進行分享與交流。

世界人工智能大會(WAIC)由外交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工業和信息化部、教育部、科學技術部、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中國科學院、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大會自2018年創辦以來已成功舉辦七屆,始終堅持國際化、高端化、專業化、年輕化等發力方向,逐步成長為全球人工智能領域最具影響力的行業盛會,是由國家有關部門和上海市共同打造的國際高端合作交流平台。

「AI大時代的灣區樞紐:香港的智能經濟新願景」論壇現場合照

7月28日,筆者受邀出席香港貿發局聯合香港數碼港、香港科技園舉辦的「AI大時代的灣區樞紐:香港的智能經濟新願景」論壇,並作為香港人工智能資助計劃委員會主席,在專題討論環節「匯通東西·智啟未來—香港在全球創科合作中的角色與超算AI發展新機遇」中分享了資助計劃的資助情況、評核程序及準則,以及香港發展AI的優勢等。

香港數碼港人工智能超算中心於2024年12月9日起正式投入服務,首階段設施提供1300PFLOPS(每秒浮點運算1300千萬億次)的算力,並將於2025年逐步提升至3000PFLOPS的水平。在2024-25年度《財政預算案》中,香港特區政府撥款30億港元推出了為期3年的「人工智能資助計劃」,以資助本地院校、研發機構及企業善用數碼港人工智能超算中心的算力資源,加速人工智能的創新科研及轉化應用,帶動香港人工智能生態圈的發展。同時,資助計劃也將助力開發大語言模型、垂直大模型等創新項目,推動人工智能技術應用於不同產業,賦能社會及經濟的智能化升級。

「人工智能資助計劃」自2024年10月啟動以來,資助計劃委員會已收到約20宗申請,涵蓋技術和應用範疇。截至2025年6月底,已批出約10個由本地院校、研發機構及企業等牽頭的項目,研究範圍包括本地大語言模型、新材料、合成生物學、醫學大模型等,總資助額約3億港元。自2025年1月起,獲批項目已經陸續開始使用超算中心服務,所使用算力佔已投入服務算力的9成,充分反映業界的強烈需求。

「人工智能資助計劃」獲批項目之一,香港理工大學(理工大學)研發的「端側大模型基礎能力增強與複雜推理優化框架」入圍 WAIC「卓越人工智能引領者獎」全球30強(2025 SAIL TOP 30)。該獎項是WAIC的最高獎項榮譽,旨在發掘全球領先、獲得高度認可,並有助於提升人類福祉的AI項目。

資助計劃委員會根據既定的評核程序及準則,綜合考量了項目能否配合香港創科及人工智能發展的需要;項目所需的算力需求是否合理及具備詳細理據;項目的可行性及預期成果,並會考慮申請人及其團隊的過往成績及創新潛力;申請人及其團隊在技術及財政方面的能力等其他有關因素。基於上述綜合評估,對每一宗申請作出審慎的審批決定,以確保算力資源及資助有效分配和使用。

香港背靠祖國,面向全球創新浪潮,是AI企業探索技術商業化、參與數字革命的首選之地。國家「十四五」規劃將香港定位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支持香港與大灣區協同發展,以及強化基礎科研、成果轉化及產業鏈整合。特區政府積極響應,提出「無創科、無未來」,並發布《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推行一系列支持措施。可以說,香港的科技創新環境得天獨厚,能為AI企業提供廣闊的發展空間和創新機遇。

此外,Web3.0、穩定幣、RWA等領域正逐漸成為香港創新科技發展的新熱點。這些新興領域的快速發展,不僅豐富了香港的科技創新生態,也為AI企業提供了更多跨界合作和創新應用的機會。希望有更多創科企業選擇香港、相信香港,共同開創香港創新科技的美好未來。

香港館合照

出席論壇後,筆者參觀了香港館。香港館重點展示香港在人工智能領域的突破性成果,包括香港空間機械人與能源中心的航空技術、中國科學院香港創新研究院人工智能與機器人創新中心的首個用於微創神經外科手術的柔性機器人系統等。

作者為港區全國人大代表、人工智能資助計劃委員會主席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責編 | 海源

編輯 | 阮一帆

編輯推薦

泰柬衝突|柬國防部:泰軍扣押21名柬士兵 1人死亡20人至今未獲釋

50歲男子佐敦一大廈內遇襲被劫 警方追緝兩男疑犯

關稅戰︱李在明:韓美貿易協議消除出口環境不確定性 期待進一步加強產業合作

家寧舉家遭正式起訴!即發聲明再反擊Andy不忠 預告公開「香水玫瑰」真相

​墨西哥向美國發出照會 要求遣返被關押在「鱷魚惡魔島」墨公民

王毅:中美要尊重彼此核心和重大利益 避免引發對抗衝突

內地經濟丨7月製造業PMI降至49.3遜預期 進生產淡季及受災害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