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泰航空首批內地見習機師已於今年5月完成培訓課程並獲聘為國泰「二級副機師」。

文:橙新聞評論室

國泰航空首批內地見習機師已於今年5月完成培訓課程並獲聘為國泰「二級副機師」。「見習機師培訓計劃」自2023年起向內地居民開放申請,為香港帶來穩定、可持續的人才輸入。香港作為亞洲航空樞紐,除了完善機場基建,亦需儲備充足的航空業人才,才能實現行業長遠發展。

疫情結束後,香港國際機場客量迅速復蘇,加上去年三跑投入使用令機場擴容、本地各航空公司積極開拓航線,機管局預計今年年底香港機場客量便可恢復至疫情前百分百水平。航空資訊機構Aviation A2Z近日公布2025年全球十大最佳機場,香港國際機場在5000萬至6000萬人次客流類別中排名第二;在今年4月國際航空評級機構SKYTRAX發表的2025年全球最佳機場排行榜中,香港國際機場躍升5位,排名第六,這些排名足以證明香港航空業的實力與國際地位難以撼動。

國際認可度與旅客滿意度的持續上升,為香港航空業未來的發展注入更多動力,也令航空公司提升業務量事半功倍。一直以來,包括國泰航空在內的諸多本地航空公司不斷開發新航線、航點並引進新飛機,而這些業務都迫切需要引入更多航空業人才。

注重培養「屬於自己」的機師,是香港本地航空公司經歷疫情考驗後的「痛定思痛」。疫情期間,國泰航空流失約三分之一機師,其中不少為資深外籍機長。2023年國泰機師工會曾披露國泰機組成員當時只有疫情前約52%,影響運力。2023年年底至2024年初,國泰因機組人員不足取消七百多班航班,令到需要向政府提交報告解釋事件。而疫情結束後,世界各國航空業都在全力恢復運力並爭奪航空業人才,促使香港迫切需要在招聘海外人才之餘培養新人。

內地機師在港執業的穩定性與外籍機師相比顯然更具有優勢。客觀上,內地居民在生活習慣、文化背景等方面對香港有更高的認同感,因而長居香港工作生活的意欲會更為強烈。機師屬於技術型行業,從培訓到見習再到正式執飛至少需要六、七年時間,而升任機長則需要十年以上。有業內人士指出,近年受防疫政策及西方國家輿論渲染等客觀因素影響,國泰外籍機師流失率明顯增加。而這更加凸顯出將「見習機師培訓計劃」延伸至內地的必要性。

不過,社交媒體上有一些網民以「有色眼鏡」看待內地機師,認為內地機師質素不及香港或外籍機師。相信這種偏見更多是源於對國泰招聘機制的不了解。國泰方面指出,機師之間主要是以英文溝通,因此不存在溝通障礙;此外,「見習機師培訓計劃」有嚴格的審核機制,此前750名內地申請者中僅有60名通過考核,通過率不足一成,足證考核之嚴格。國泰應就招聘機制的嚴謹作出更多宣傳,以免不必要的誤解持續發酵。

圖:商台

責編 | 韓進珞

編輯 | 子涵

編輯推薦

美網|黃澤林續創歷史 擊敗澳洲對手殺入男單32強

​俄烏戰爭|德國總理發「最強烈公開質疑」:普京與澤連斯基會晤難以實現

有片|波蘭F-16戰機航展演習墜毀機師身亡 機身高速俯衝爆炸成火球

炒人風波丨庫克入稟法院阻特朗解僱 稱按揭爭議因文書錯誤

以巴衝突|古特雷斯促以色列停止奪取加沙城 停止在約旦河西岸擴建定居點

英法德啟動「快速恢復制裁」機制施壓伊朗與美核談 伊外長:將作適當回應

有片|香港再出發大聯盟推抗戰勝利短視頻 以具象化敘事喚起市民共情與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