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訊】竹在東亞分佈廣泛,種類繁多,富有彈性、可塑性強的特點讓它自新石器時代以來就被製作成幫助人們工作、生活的器具,不論竹葉、竹竿、竹節還是竹根均可開放利用。戰國時代以來的中國竹編器物兼具實用性與裝飾性,竹在中國文化中所具有的「君子」寓意亦融入技藝之中。這一技藝傳向日本,應用於製作茶道、插花工具,在匠人的手中愈趨精緻化,兼具傳統工藝的獨特美感,與當代美學的元素與精神。
茶道中所用的竹製工具
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現正呈獻「竹藝巧編——中式古韻和式新編」展覽,全面展現東亞竹編藝術的偉大成就。精心策展的選材廣泛多樣,旨在重新審視過去150年來,來自中原的竹籃原型,或唐物(意指「中國的器物」)在日本竹編藝術非凡發展中所扮演的核心角色。
是次展覽共展出200多件竹編器物,不僅展現了豐富的編織技藝,也追溯了明清早期以來的竹器演變歷程。展示它們對江戶時代竹藝品的影響,以至當代工藝的創新發展。展覽重點講述竹編藝術的知識傳授和技藝傳承,同時探討傳統日本茶道與花道藝術相關的文化脈絡。展覽記錄了東亞裝飾藝術一些最匠心獨運的巧手創作,同時頌揚這項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至今仍得到竹藝世家世代傳承,精益求精。
竹製果籃
是次展覽展品由德國Naej收藏及香港沐文堂收藏借出展品,亦獲日本國駐香港總領事館及香港大學博物館學會支持,讓中國和日本的竹藝品首次在香港同場展出。
為配合是次展覽,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於展覽開設植物編織工作坊「當傳統遇上當代美學:月桃編花器」,邀在織人Ankie Au Yeung為導師,帶參加者以香港原生植物草豆蔻(月桃)為素材創作以中、日式茶席上的花器為設計原形的作品,讓參加者透過編織花器體會傳統與當代相融之美,並感受與香港植物纖維互動的樂趣。工作坊詳情及報名請參閱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網站。
港大美術博物館展覽「竹藝巧編——中式古韻和式新編」
日期及時間:
即日起至2025年10月26日
上午9時30分至下午6時(星期二至星期六)
下午1時至6時(星期日)
逢星期一、公眾及大學假期休息
地點:香港薄扶林般咸道90號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徐展堂樓1樓
免費參觀
圖:主辦方提供
編輯推薦
「茶的歷史與藝術」展覽開幕 探索華夏文脈與全球化中的湧動茶香
看展覽|「書寫的力量」中央圖書館舉行 逾百件藝術精品免費欣賞
第四屆「港漫動力」反響熱烈遠超往屆 金獎花落鄭志成主筆《送書人》
活動回顧|亞洲漫畫人交流行業發展觀察 在IP化及AI浪潮中與新世代共鳴
非遺古藝展新姿 泉州提線木偶戲9月驚喜來港
宋詞雅韻吹動「新國風」 上海歌舞團舞劇《李清照》9月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