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訊】香港中樂團公布第49樂季節目,將以「怡」為題,持續推動中樂的傳承與創新,並配合香港「盛事之都」定位,深化文化、體育與旅遊融合。本樂季將於香港啟德體育園舉辦國際中樂文化盛事「笙生不息——國際笙簧節 2026」,同時展開多場海外巡演,於敦煌、首爾及廣州星海音樂廳舉行演出,促進中外藝術交流。新樂季節目亦圍繞「怡」的主題鋪陳,演繹經典及創新作品,並持續推動人才培育及青年創作,秉承香港中樂團「植根傳統、銳意創新」的宗旨。

香港中樂團藝術總監兼終身指揮閻惠昌在發布會上表示:「『怡』,寓意香港中樂團透過音樂連結古今中外,带来撫慰人心的中國音樂。節目內容涵蓋傳統與創新,既有對經典大師的致敬、也有新一代作曲家的原創作品,充分展現中樂的可能。2026年春季舉行的『笙生不息—國際笙簧節』,是我構思超過二十載的重要項目。笙被譽為中華三千年禮樂文明的活化石,更對西方簧樂器如管風琴的發展產生重要影響,其演奏對亦有助強化心肺功能,促進身心健康。活動選址嶄新的啟德體育園,正好體現活動與民同樂及文體旅融合的宗旨,更會匯聚世界各地的演奏者線上線下參與,打造大規模的笙簧馬拉松演出,為香港塑造嶄新的音樂外交名片。」

香港中樂團藝術總監兼終身指揮閻惠昌表示,「笙生不息—國際笙簧節」是他構思超過二十載的重要項目

香港中樂團行政總監錢敏華表示:「樂團一直與旅遊業界保持緊密合作,包括在疫情後與香港旅遊發展局合作,在母港首航的郵輪上演出,去年在西九文化區舉行的『鼓動心弦.連結世界』音樂會亦獲旅遊業界協力推廣。近年樂團亦積極拓展高端文化旅遊合作,包括今年7月接待來自雲南的親子遊學團,共180位家長及青少年專程來港,參與樂團轄下青少年團的交流及欣賞樂團演出,實現另一種形式的文旅結合,成效令人鼓舞。展望未來,樂團將持續與業界開創各種合作可能,鞏固香港作為國際文化之都的地位。」

香港中樂團行政總監錢敏華表示,樂團將持續與業界開創各種合作可能

香港作曲家聯會主席、香港作曲家及作詞家協會理事梅廣釗分享:「香港中樂團多年來致力培育年青作曲家,透過『心樂集』、『心樂集─青蔥篇及『香江華采』等計劃至今已成為本地作曲人才的重要搖籃。2026年香港中樂團將聯同香港作曲家聯會,並獲多間院校支持,舉行《香江華采2.0》音樂會。活動透過公開徵曲形式發掘創作新星,並以『說好中國故事』為主題,為國家文化及中樂未來注入更多養分。」

香港作曲家聯會主席、香港作曲家及作詞家協會理事梅廣釗分享《香江華采2.0》音樂會相關內容

香港旅遊業議會總幹事楊淑芬表示:「香港中樂團一直是旅遊業界的重要文化夥伴,雙方於多個項目緊密合作,例如安排學生交流團參與導賞及幕後體驗,感受與別不同的文化體驗。近日舉行的《鄭國江親子作品展》音樂會深受大灣區旅客歡迎,邀得多個旅行團支持。香港中樂團靈活創新,能豐富旅遊產品,除了中國旅客,不少外籍旅客亦非常欣賞中樂,充分發揮文化大使角色。期望未來能深化合作,推動香港文化旅遊發展。」

香港旅遊業議會總幹事楊淑芬表示,香港中樂團一直是旅遊業界的重要文化夥伴

和記電訊香港控股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香港中樂協會理事長古星輝表示:「香港中樂團是和記電訊的可持續發展策略合作夥伴,自2020年起合作無間,不但首創5.5G音樂直播,又將樂團排練廳升級為全港首個5G音樂廳,甚至在航行中的郵輪上進行直播,展現藝術科技的無限潛能。展望2026年『笙生不息—國際笙簧節』,我們再次透過5.5G技術克服挑戰,實時串聯多地演出單位,實現跨地域同步直播。我們將全力支援這項文化盛事,攜手為香港打造世界級音樂會。」

和記電訊香港控股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香港中樂協會理事長古星輝

國際笙簧節 嶄新文體旅體驗

「笙生不息—國際笙簧節 2026」是本樂季的重要篇章,結合文化、體育及旅遊元素,將於啟德體育園打造嶄新的國際文化盛事。笙,作為中國最早使用自由簧的樂器,歷經三千年歷史演變,對世界簧樂器發展影響深遠。活動將於2026年春季啟動,匯聚來自本地、內地及海外的笙簧樂器演奏者線上線下同場共奏,締造最大規模的笙簧馬拉松;隨後舉辦中國笙樂大賽及國際學術論壇,推動技藝與研究交流;並於2026年9月舉行音樂會《千簧一宇》,邀請世界頂尖笙演奏家同台演出,展示中西簧樂的交融,藉此吸引本地市民及海外旅客參與,進一步彰顯香港作為國際文化交流中心的多元魅力。

文化巡演 推動國際交流

香港中樂團素有「香港文化大使」之稱,6月北京與天津巡演載譽歸來,今年將繼續展開多個巡演項目,將獨有的「環保之聲」帶到更廣闊的國際舞台。9月將西行敦煌,參與第八屆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於敦煌大劇院上演《敦煌絲綢之路音樂會》,以音樂再現千年絲路的文明交匯;10月東赴韓國,參與「香港周2025」,於首爾樂天音樂廳演出,深化中韓文化互動。繼去年於廣州星海音樂廳演出獲得熱烈迴響,樂團將於今年12月再度訪演,延續粵港文化合作,促進兩地藝術交流。

樂季開幕:《絲語.琵琶》描繪絲路交匯

本樂季將以《絲語.琵琶》揭開序幕。節目榮獲2025年國家藝術基金資助,為中華文化節2025節目及「亞藝無疆」藝術節 2025節目之一,更獲商務及經濟發展局轄下「一帶一路」辦公室全力支持。絲綢之路自古便是文化與藝術交融之地,琵琶作為最具代表性的抱彈樂器之一,在絲路沿線衍生了不同地域大量風格迥異的敘事性佳品。音樂會中將演奏絲路一帶的獨特樂器五弦琵琶、四弦琵琶、日本薩摩琵琶及烏德琴演,呈現不同的地域風情。

香港中樂團琵琶首席張瑩演奏《陽春白雪》

多場節目貫穿古今

從經典致敬到跨界創新,全面展現中樂的多元面貌與時代轉化。《星燦—首席之夜》將由樂團四位首席包括環保高胡首席黃心浩、小阮首席葛楊、笙首席陳奕濰、敲擊首席陸健斌一同演繹怡韻雅致。此外,樂團胡琴首席徐慧於《弦動江南》細膩詮釋江南水鄉的柔情;琵琶首席張瑩則在《張瑩琵琶協奏曲之夜》展現琵琶古今皆宜的神韻。

《中樂百首精選VI》及《彭修文誕辰九十五週年音樂會》將向大師致敬,重溫經典。「樂旅中國」系列將帶來藝術總監閻惠昌創作的《線狂》,並邀得王坤融合「一人演奏七種樂器」的奇技,將傳統戲曲與現代中樂交相輝映。樂團標誌性品牌節目《香港鼓樂節—鼓王群英會》將再掀雷霆之勢,《傳統的魅力》溯承載中樂千年文脈,《光影之悟空破地獄-朱芸編與香港中樂團》則與作曲家朱芸編合作,將得獎電影作品改編為中樂版本,延展影像情感至音樂舞台。

此外,樂團將與多位著名音樂家合作,包括指揮家彭家鵬、金野,敲擊樂演奏家王建華、琵琶演奏家張強,以及韓國鼓舞團The Little Angels,引領觀眾神遊天地壯闊。

香港中樂團署理二胡首席徐慧(左)及香港中樂團胡琴聯合首席兼中胡首席毛清華(右)現場演奏《天仙配》

延續傳承 培育新一代中樂力量

香港中樂團亦將持續推動中樂人才的培育與創作發展。第五屆國際中樂指揮大賽將與無錫民族樂團合辦,發掘及扶持新一代指揮人才。歷屆得主廖元鈺及黃蔚傑將於「冠軍之夜」聯袂獻演,展現青年指揮的藝術風采。「心樂集」、「心樂集 - 青蔥篇」及「香江華采」等計劃亦將繼續徵集新作,鼓勵本地及大灣區年輕作曲家創作中樂作品,擴展中樂的未來聲音。

出席活動嘉賓合照

感興趣者可點擊此處,閱讀香港中樂團第49樂季季刊。

圖:主辦方提供、橙新聞

責編 | 張艷玲

編輯 | 羅茜

編輯推薦

有片|李家超落區到筲箕灣愛東邨視察 探訪長者與街坊交流

文華東方8萬元晚餐約會騙案 23歲「借尿遁」男子被捕

孫東:香港創科發展近年突飛猛進 大灣區龐大市場為科研成果落地提供沃土

傳分拆全球電訊業務在港上市 長和:未就任何交易作決定

李成鋼訪美晤華府商貿官員 討論落實中美經貿會談共識

特朗普撤銷賀錦麗特勤保護 外界質疑對政敵發動新一波報復

何永賢︰有信心縮短公屋綜合輪候時間至4.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