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合照
【橙訊】7月16日,由香港恒生大學學生事務處、華南師範大學行政管理系聯合主辦的「粵港澳大灣區ESG跨境實踐人才交流會」在廣州舉辦。是次交流會邀請了內地、香港、澳門的業界與學界專家,圍繞「跨學科視野下ESG與大灣區跨境發展」,以及「管理類專業的ESG課程與人才培養探索」展開圓桌討論,分享政府、企業在ESG領域的治理經驗和技能。
感謝狀
今次活動是2025年度廣東省社科聯青年學術工作坊「以粵港澳大灣區打造海外留學回國人才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首站』的階梯式作用機制工作坊」的系列活動之一,邀請了香港恒生大學協理副校長(校園發展服務)楊如虹,華東師範大學行政管理系主任、教授張冉,小鵬汽車ESG工作組負責人鄧江波,德勤中國可持續發展服務經理柳寧,廣州大學城志願者協會副會長張海霞,澳門港澳台發展研究協會會長徐勁飛博士,凱捷中國 Capgemini 可持續發展與創新轉型總監張紹光,香港專業進修學校學生及社區參與助理總監葉振東,華南師範大學行政管理系主任、副教授傅承哲,華南師範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特聘研究員王仁和,廣州數易思信息技術諮詢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劉逸康等眾多業界和學界代表出席分享。
華南師範大學行政管理系主任、廣東省社科聯青年學術工作坊項目負責人傅承哲副教授
華南師範大學行政管理系主任、廣東省社科聯青年學術工作坊項目負責人傅承哲副教授致辭表示,此次活動是粵港澳大灣區ESG跨域交流的實踐;交流會以大灣區跨境發展管理類專業ESG人才培養為核心議題,踐行跨境、跨界、跨學科的理念,搭建實踐經驗、人才培養和跨境合作的共享平台,期望以此連接三地青年,助力大灣區高質量發展。
香港恒生大學協理副校長(校園發展服務)楊如虹
香港恒生大學協理副校長(校園發展服務)楊如虹致辭表示,當下ESG成為全球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核心議題,粵港澳大灣區作為國家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力,校園和業界都要積極推動綠色發展與持續創新;希望未來學界業界攜手合作,共同為粵港澳大灣區的實踐和永續發展貢獻力量。
主旨分享
隨後在「ESG與粵港澳大灣區跨境發展的行業實踐和創新路徑」主旨分享中,香港恒生大學協理副校長(校園發展服務)楊如虹剖析了綠色校園如何成為可持續文化的孵化器;小鵬汽車ESG工作組負責人鄧江波分享了直面新能源汽車產業鏈轉型陣痛的經驗;德勤中國可持續發展服務經理柳寧對國際披露準則本土化中的企業合規新坐標做了解讀;廣州大學城志願者協會副會長張海霞則揭示了志願服務如何成為企業ESG轉化的社會黏合劑。
此外,在「管理類專業ESG人才培養的課程設計與模式探索」分享中,華東師範大學公共管理學院行政管理系主任張冉將ESG基因植入公共部門人力資源課程模塊,重構公職人員能力圖譜;華南師範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特聘研究員王仁和以「可持續治理」為錨點,設計跨學科育人鏈路;澳門港澳台發展研究協會會長徐勁飛從監管視角透析了港股與A股ESG報告規則的變遷史。
據悉,由香港恒生大學學生事務處與華南師範大學行政管理系聯合主辦的「內地—香港事業發展雙向考察團」還將會在廣州、江門、香港等地參觀學習粵港兩地政府和企業在ESG領域的技能和治理經驗。
圖:主辦方提供
責編 | 江純力
編輯 | 阮一帆
編輯推薦
《香港,不曾忘卻的抗戰記憶》EP.1|烽火長歌
當代中國|全球60%魚子醬產自中國?熊貓故鄉雅安產量全球第二
當代中國|獨庫公路自然奇景遊 穿越天山的「地質博物館」
好運大灣區|「宜居全運會」開賽 11城共赴同城生活圈
當代中國|建築大師傑作 廣東博物館的現代美學
當代中國|深圳離境退稅攻略 6大口岸/退稅條件/步驟詳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