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lo-AEU9UZstCfs-unsplash.jpg

文:營養師吳耀芬(Kathy)

夏日炎熱的天氣是食物細菌滋生的溫床,而近日亦有報道指一間連鎖壽司店的存放食物方式不當可引起腹瀉,令大家再次關注食物隔夜的問題。以下整理了一些重點,讓大家了解哪些食物可放過夜以及適當的放置方法,進食時就更安心。

7類食物不應隔夜

首先,有一些不建議隔夜的高危食物,大家可以留意:

1. 綠葉蔬菜(如菠菜、芹菜、白菜等)

有葉蔬菜中含有較高硝酸鹽,隔夜冷藏且反覆加熱,會在體內轉化成為亞硝酸鹽,有研究指亞硝酸鹽在腸道中可被轉化成致癌物質,長期攝取過量可能引致正鐵血紅蛋白血症。

mike-bergmann-tHjXXy1kk_Q-unsplash.jpg

2. 海鮮類(包括貝類、刺身等)

隔夜會使蛋白質氧化且容易滋生細菌,不新鮮易引起腸胃炎,若保存不當風險更高。

3. 銀耳、木耳、濕澱粉製品或濕米粉製品

長時間存放或浸泡,會容易產生「米酵菌酸」等耐熱性毒素(即使高溫煮沸也不會去除),嚴重時會致命。

4. 半熟蛋類及含蛋醬汁

半熟蛋易受沙門氏菌污染,即使再次加熱也難以完全殺滅。

5. 各類生冷開胃前菜、冷盤(如沙律、醃菜)

部分需要冷藏,細菌在不適當溫度容易大量繁殖。

6. 炸物及使用二次油再加熱的食物

製成後如果反覆加熱,易產生致癌物質如丙烯醯胺。

7. 菌類(如蘑菇)

蘑菇中硝酸鹽含量較高,隔夜易殘留亞硝酸鹽。

可隔夜及翻熱的食物

WhatsApp Image 2025-07-25 at 3.10.13 PM.jpeg

隔夜食物正確存放與加熱指引

存放方法:

● 剩菜應於室溫2小時內冷卻後儘快進雪櫃(≤4°C)

● 分裝存放:大量飯菜分開小份密封存放,避免交叉污染

● 使用密封容器或真空袋

● 分開生熟食物:蔬菜、肉類、海鮮分別保存

● 保鮮期限:
冷藏(≤4°C):建議不超過2-3天
冷凍(≤-18°C):1個月內食用為佳

● 加熱方法:
徹底加熱至中心溫度達75°C以上(用微波爐應翻攪均勻),僅翻熱一次,切勿多次重複加熱

● 如有異味、變色、表面黏糊或有異常現象應立即丟棄。

作者簡介:吳耀芬(Kathy)認可營養師(香港營養師學會)「家營營養中心」創辦人,常出席電視報章營養專訪,及撰寫專欄文章。Kathy是中大食物及營養科學學士、港大心理輔導學碩士、認可身心語言程式學(NLP)導師和催眠治療師。她以「身營心營」為信念,幫助城市人快樂修身。

圖:ELLO、Darrien Staton、michael_lee_@Unsplash

責編 | 丁文琪

編輯 | 駱曉苒

編輯推薦

37歲林書豪宣布退役 告別15年職業籃球生涯

上合峰會|習近平晤莫迪:實現「龍象共舞」是中印正確選擇

抗戰勝利80周年|蔡若蓮發開學信:鼓勵學校安排紀念活動 傳承愛國精神

抗戰勝利80周年|境外抗戰紀念設施遺蹟百餘處 港澳地區有逾80處

文華東方晚餐騙案疑犯獲准保釋候查 疑事前已向店方預訂香檳

有片|落區遇106歲麻將高手 李家超:我同你可能係對手

運輸署籲學生開學預早出行以免延誤 過馬路不應玩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