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訊】香港堪稱智慧城市,但在街頭咪錶位的系統上,似乎卻有欠「智慧」。近日荃灣享和街車房佔用咪錶,與司機引起爭執鬧至滿城風雨,再次令人關注商戶佔用公眾咪錶位情况,市民不能為爭錶位而發生糾紛,甚至大打出手,究竟如何可改善這亂象?
除了車房,私家車無入錶佔用錶位亦非常普遍。
巡視佐敦錶位集中地 揭司機無入錶大覺瞓
近日政府建議大幅增加私家車咪錶停車收費,每節15分鐘,由原來2元增加至4元,有市民估計加價雖然能減少市民長時間停泊錶位,但對一些根本無入錶人士,無論加價多少就毫無影響。
記者早前在一個平日下午巡視佐敦白加士街至上海街一帶咪錶集中地,發現單單數條街,已有近10名司機違例停泊在錶位,連每小時8元的咪錶費亦沒有繳付,任由咪錶顯示「逾時」字眼。有人甚至拉低座椅,在車廂歎冷氣大覺瞓,懶理附近不少車輛兜圈,又或停車位旁等候車位。
至於車房集中地街道又如何?港島大坑京街附近短短幾條街,便有近10間車房,當中有維修車輛,亦有輪胎店,記者巡視時,發現車房附近超過七成咪錶沒有入錶而停泊了車輛,車房門外街道及附近錶位,都是泊滿等待維修車輛,當中有人直接在錶位車位維修車輛,只有部分輪胎店門外咪錶是有入錶。
有私家車司機沒有入錶,泊車後在咪錶位上大覺瞓。
咪錶停車避擺放「雪糕桶」 免惹居民不滿
有輪胎店老闆承認,因為店舖面積所限,無奈在街頭維修。至於他自己,由於輪胎店大多是更換輪胎,流轉較快,故此長期停泊的機會較少,但有時避免引起街坊不滿,會避免擺放「雪糕桶」,而是停泊車輛有入錶,若有客人抵達時,才移開本身車輛。至於附近不少車房未有入錶,他直言,「車房的話,可能有幾架車,完成一個工作,未必記得入錶。」有時車房因為等候零件而要長期停泊,他認同避免泊街,還是泊入車房為佳。
中國香港汽車會永遠榮譽會長李耀培分析說,過往咪錶時租8元是太便宜,甚至稱得上是脫節,亦導致很多車位被長期佔用,影響流轉。「如果要泊2、3小時甚至4小時,理應泊到停車場,但現時車主是先找咪錶,停泊2加2共4小時(遙控付款)。」他認為,咪錶收費增加後,情况雖然會好轉,但監管上很重要。
輪胎店東主指自己會避免用雪糕桶佔據車位。
不過要透過警方執法打擊濫用,確實需要大量人手,李耀培認為可以透過科技協助。他舉例,現時深圳已採用智能咪錶,只要有車輛停泊車位,便可以探測到泊了多久,是否有移動或駛走。基本運作是智能咪錶亦有鏡頭,實時攝錄鏡頭,又或設有磁力感應系統,如沒有移動,磁感探測到,便可將咪錶費用一直倍增。在此情況下,車主便會泊入停車場,從而令咪錶發揮到轉流作用。
咪錶全智能化被忽略 專家拆解原因
香港近年積極發展智慧出行,咪錶是其中一環。智慧城市聯盟智慧出行委員會主席蘇洪德表示,本港咪錶由最初使用硬幣,之後smart card,再發展到八達通,至現時可以多種付款及遙距入錶,亦可提供實時車位使用資訊,方便一般駕駛者,已符合智慧城市基本要求。
其實以現時科技,很大程度可以協助處理佔用錶位、無入錶問題,但現今本港仍依賴警方執法,距離全智能化還有一段距離,蘇洪德就拆解箇中原因。他解釋,智能咪錶最基本是增加攝錄功能,及車牌識別系統,具備這兩功能就能識別車輛停泊,當咪錶沒有人入錶而有車停泊,就可以拍照進行檢控違例泊車,因為有車牌識別,可即時傳送到資料到相關部門,進行執法或電子票控。
蘇洪德指電子咪錶最新一代於2022年初才啟用,政府未必這麼短時間再花帑更新。
對於香港咪錶發展明顯滯後,他解釋,在智慧城市內有智慧出行,電子咪錶並非一個熱烈討論的題目,而是投放大部分資源研發無人駕駛、電子道路收費等智能交通管理系統,令咪錶發展相對較緩慢。
而另一個原因則是,咪錶最新一代於2022年初才啟用,相對來說屬一個新設施,政府未必這麼短時間再花帑更新。
責編 | 李永康
編輯 | 趙慧敏
編輯推薦
3D動畫 | 東江奔流入港60載 AI重現兩地水脈相連奔湧歷程
有片|警方推新App提供逾50種電子服務 優化電子報案中心及引入AI機械人
有片丨菲籍男遊客步出如心酒店約數秒 遭的士衝前直撞重傷亡
有話直說|極端天氣盡顯應急效率 多方協力守護市民安全
黑雨·有片|屋邨商場水浸變水池 居民雨中作樂「放船仔」
有片|渠務署:已清理全港24處水浸 3部「龍吸水」協助排走積水
有話直說|全運會展現大灣區優勢 把握契機提升體育產業
有片|四川未成年少女遭群毆 施暴者連環飛踢並囂張威脅「不怕進警局」
有片|解放軍演練登陸作戰畫面披露 小型無人機與坦克協同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