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訊】香港科技大學與中國科學院空間應用工程與技術中心、中國科學院香港創新研究院聯合主辦「第二屆『一帶一路』空間科學應用國際培訓班」,昨日起在科大展開。這是培訓班首次在香港舉行,盼深化國際航天合作,促進空間科技惠及更多國家。活動亦為國際同仁了解中國空間站科研資源及合作機遇提供重要窗口,將重點推動能力建設與技術轉移,幫助發展中國家運用空間技術促進可持續發展。
培訓班將舉行至8月5日,培訓班內容聚焦三大方向:在載人航天空間科學與應用戰略規劃方面,將探討載人航天工程的發展成果及全球戰略佈局,重點介紹空間站科學研究的四大領域,包括生命科學與人體研究、微重力物理科學、空間天文與地球科學以及空間新技術與應用。在載人空間站實驗能力與前沿技術探索方面,將詳細介紹空間站科學設施資源、實驗條件及要求,以及空間科學實驗前沿技術的驗證與應用。在國際載人航天合作生態方面,將深入探討國際載人航天合作模式、項目管理、知識產權與數據共享機制,推動載人航天文化與教育融合以促進國際人才交流,並著力加强發展中國家能力建設,包括技術轉移轉化、人才培養及國際組織網絡搭建。
中國科學院空間應用工程與技術中心副主任(主持工作)王強、中國科學院國際合作局副局長吳艶、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基礎科學司司長胡少鋒、香港特區政府工業專員(創新及科技)葛明、埃及航天局局長Sherif SEDKY,以及科大副校長(研究及發展)鄭光廷出席開幕活動並致辭。
中國科學院空間應用工程與技術中心副主任(主持工作)王強致歡迎辭。
匯聚航天機構及國際組織等逾20代表
一眾來自埃及、泰國、保加利亞、瑞士、巴基斯坦等國家及地區的學員嘉賓,以及負責擔任培訓班導師的科大土木及環境工程學系講座教授兼太空科學與技術研究院院長蘇慧、聯席院長兼機械及航空航天工程學系教授于宏宇及高揚,亦出席開幕活動。
是次培訓班以「空間探索科技與創新——促進全球可持續發展」為主題,作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可持續發展科學10年計劃」官方認證項目,旨在推動空間科技領域的全球協作。活動將匯聚來自「一帶一路」沿綫國家、航天機構、國際組織、學術界及産業界的20餘位代表,通過知識共享與能力建設,探索符合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創新解决方案。
中國始終是和平利用外空的積極踐行者,致力於構建開放包容、公平共享的國際空間合作環境。隨著中國空間站正式轉入應用與發展階段,期待爲全球科學家提供前沿科研平台,支持微重力環境實驗研究,通過空間科技創新應對全球性挑戰。
科大副校長(研究及發展)鄭光廷致辭時感謝國際合作夥伴的鼎力支持,以及政府部門的高度重視 。
鄭光廷:科大未來將以太空機械人為焦點
鄭光廷致辭時表示,科大多年來深耕航空航天工程學,去年肩負國家使命,主導「嫦娥八號」國家探月計劃大的多功能月面作業機械人暨可移動充電站國際合作項目,更透過InnoHK創新平台成立「香港太空機械人與能源中心」,開創香港高校領銜深空探索的先河。未來,科大將以太空機械人為焦點,促進太空科學與人工智能的跨學科融合。
圖:科大
責編 | 海源
編輯 | 阮一帆
編輯推薦
政青舉辦「愛我中華」香港-青海青年交流團 領略青海多領域成就傳承紅色基因
楊政龍:港澳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成立 強化港澳青年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使命
全運會|「全運啟航躍動全城」無人機足球亮相西九龍站 科技體育助力粵港澳青年交流體驗
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 中國歷史進校區:訪昂船洲軍營展覽館
李家超:閩港兩地優勢互補 定會為國家貢獻更多發展機遇
黃進達|港澳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成立 助港青建立正確歷史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