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報大美嶺南融媒體工作室 歐陽志強 黃鐵安 何俊鏗 李麗貞

清化河畔,古榕如蓋。身着漢服的遊客在青石板上駐足,快門聲驚起白鷺——鏡頭裡,明代清涼山塔的滄桑與周前藝術公社的玻璃幕牆流光碰撞,定格周前村驚豔的古今交響。這座曾被歲月塵封的百年古墟,正借「百千萬工程」東風,上演華麗蝶變!

俯瞰周前古村,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畫卷徐徐展開

「記憶裡,村裡是破舊的泥磚房、坑窪的土路。」村民張省華的話,勾勒出韶關始興縣周前村的舊影。作為乾隆年間清化河流域的商貿明珠,古戲台曾弦歌不斷,騎樓裡商賈雲集。然而,水運衰落讓古村沉寂,成了「被遺忘的角落」。「空有寶藏,卻無活力。」村支書賴彩明曾感慨。

百年古墟正借「百千萬工程」東風上演華麗蝶變

周前村因地制宜打造小菜園、小果園、小花園、小公園小生態板塊,描繪「古韻」與「新綠」交融呼應的美麗畫卷

轉機始於周前村入選「百千萬工程」首批典型村。始興縣緊抓機遇,堅持「塑形鑄魂、保護經營並重」,聘請專家科學規劃,遵循「修舊如舊」原則,對百餘戶農房精雕細琢,喚醒55棟古建,打造古戲台、渡碼頭、藝術公社等亮點。

始興縣文物保護單位清涼山寺塔

堅持「修舊如舊、建新如舊」,對村內現存古蹟進行精細化、保護性打造,「原汁原味」呈現嶺南古村風韻

堅持「不砍一棵樹」,將百年古樹融入古村落活化利用,留住綠美鄉愁記憶

廢棄小學的華麗轉身,是點睛之筆。「真想不到古村藏着這麼有格調的地方!」步入周前藝術公社,遊客驚歎連連。這座始興與廣州美院合作的結晶,巧妙保留舊校結構,融入現代玻璃幕牆與迴廊。千餘平方米空間內,鄉村圖書館、民藝工坊、藝術民宿和諧共生。自2024年8月啟用以來,「鄉村詩會」、國際會議在此落地,駐村藝術家讓古村飄滿「文藝範」。更令人振奮的是,2025年5月,公社從全球7000餘件作品中脫穎而出,斬獲國際設計大獎(艾特獎)文化建築全球第三!百年古樹穿透屋頂,古塔與玻璃幕牆隔空對話——這裡不僅是網紅打卡地,更是村民的「文化客廳」:老人讀報,孩童學剪紙,藝術真正融入了煙火日常。

周前藝術公社是始興與廣州美院合作的結晶

古樹與古建築有機融合、蝶變新生,周前藝術公社被打造為當代青年嚮往的「詩和遠方」

文化,是周前村「活」起來的靈魂。村裡「月月有活動、季季有主題」:文藝巡演、藝術展覽、公益講座輪番登場。「四季村晚」秀出始興非遺;「感知中國」吸引國際學子沉浸客家文化;元宵廟會上,非遺「龜蚌舞」在古戲台重煥光彩,贏得滿堂喝彩!更妙的是,古墟日文化被「點燃」:夜市升騰人間煙火,「夜遊、夜娛、夜購、夜宴」品牌讓古村重現「日達千眾」的繁華盛景。

周前古村夜市,點燃百年古村煙火氣

影視鏡頭,讓周前「破圈」世界。《外來媳婦本地郎》《救命!是九齡大人》等劇組紛至沓來,古戲台、騎樓透過銀幕,從始興走向全球視野。從「深閨待人識」到「新貌引客來」,周前蝶變詮釋了傳統村落保護的智慧。

上圖,修復前的古戲台;下圖,修復後的古戲台成為群眾組織文化活動的重要場所

上圖,周前河道綠美種植前;下圖,經綠美改造後,周前河道綠樹成蔭、風景如畫

如今,頭頂「中國傳統村落」、省「文旅特色村」光環的周前,已成為大灣區遊客尋覓古韻的熱土。當藝術喚醒百年墟市,當文旅激活沉睡產業,周前村正以「保護中發展,傳承中創新」的筆觸,在「百千萬工程」的畫卷上,繪就一幅動人心魄的新時代「鄉村上河圖」——清化河倒映星辰,老戲台傳來新唱腔。

周前村開展沉浸式民俗文化體驗活動,定期舉辦文藝巡演、藝術展覽、公益講座等活動

本文轉載自羊城晚報・羊城派微信公眾號,獲羊城晚報・羊城派授權轉載。

圖:羊城晚報・羊城派微信公眾號

責編 | 江純力

編輯 | 王冰

編輯推薦

運輸署籲學生明日開學預早出行以免延誤 過馬路不應玩手機

上合峰會|習近平晤聯合國秘書長:中方支持聯合國在國際事務中發揮核心作用

男司機昂船洲大橋跳橋 救起送院搶救不治 

周顯專欄丨日本天皇應否納妾?

也門胡塞武裝證實總理命喪以軍空襲 揚言報復警告外企撤離以色列

商務部:中方反對美國將出口管制工具化 將採措施維護企業正當權益

黃澤林第三圈打足五盤出局 美網神奇之旅止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