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訊】宇宙中,恆星的光芒需要穿越漫長時空才能抵達彼此。這孤獨而浪漫的守望,恰如科幻作家們的創作歷程——來自不同國度、代表不同文化的他們,在各自的精神軌道上運行,卻因對未來的共同想像而遙相呼應。

香港中和最新推出《對望的恆星》,精選了2023年成都世界科幻大會主賓羅伯特.J.索耶(Robert J. Sawyer)、劉慈欣、謝爾蓋.盧基揚年科(Сергей Лукьяненко)三位科幻大師的18篇中短篇傑作,三位大師各代表當今東西方科幻創作的至高水準,故而此作品集不僅極具紀念價值,更可作為一部不可錯過的當代科幻入門之書。

被譽為「加拿大科幻教長」羅伯特.J.索耶自20世紀80年代起便活躍於科幻文壇,致力於用作品探討科學與宗教之間的交叉點,也擅長將懸疑、謀殺等元素與科幻結合。他曾斬獲雨果獎、星雲獎等30餘項國際大獎,乃當之無愧的西方科幻代表人物。謝爾蓋.盧基揚年科則是俄羅斯科幻代表人物,他的作品富有緊張刺激的情節,也充滿了道德困境。劉慈欣的名字已為華人世界熟知,《三體》更是在全球範圍取得巨大影響力。但長篇創作之外,他還有不少凝聚著科學哲思、人文閃光與文明想像的中短篇小說,《對望的恆星》收錄了其中的精品之作。

左起為劉慈欣、謝爾蓋·盧基揚年科、羅伯特·J.索耶

本書由雨果獎入圍名編楊楓、資深編輯姚雪聯合主編,帶領專業編輯團隊潛心數月、全力打造,18篇小說既包括作者的標誌性代表作,也涵蓋一部分尚未引進中國的獲獎精品。書中作家作品囊括雨果獎、星雲獎、銀河獎、潛行者獎等近40項世界科幻至高獎,各篇涉及文明守護者、星際移民、生態災難、技術倫理、星際霸權等多個主題,呈獻三位科幻大師的跨文化對話。

這些小說以獨特而深邃的視角,展示世代飛船上人性永恆的美麗;通過多元和敏感的筆觸,描繪地球與外星智慧生命交流碰撞的火花;在樸素而熱忱的敘事中,啟迪我們去仰望星空、放眼整個宇宙;在體驗科幻之美的同時,去追尋浩渺星海中的無盡奧秘,去發掘人類個體生命存在的意義。書內還附帶18篇作品幕後解析及作家創作年表,令讀者一覽無餘大師成長之路。

推薦閱讀

《對望的恆星》

作者:劉慈欣、[加]羅伯特.J.索耶、[俄]謝爾蓋.盧基揚年科

編者:楊楓、姚雪

出版社:香港中和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5年7月

(點擊書封,了解詳情)

文章轉載自香港中和出版微信公眾號,獲香港中和出版授權使用,全文有刪改。標題為編輯所擬,原題為〈香港書展新書丨全球科幻巔峰陣容,撼動宇宙,直指人心〉。

圖:Wikimedia Commons、Unsplash

責編 | 米婭

編輯 | 李相怡

編輯推薦

有片|李家超落區到筲箕灣愛東邨視察 探訪長者與街坊交流

文華東方8萬元晚餐約會騙案 23歲「借尿遁」男子被捕

孫東:香港創科發展近年突飛猛進 大灣區龐大市場為科研成果落地提供沃土

傳分拆全球電訊業務在港上市 長和:未就任何交易作決定

李成鋼訪美晤華府商貿官員 討論落實中美經貿會談共識

特朗普撤銷賀錦麗特勤保護 外界質疑對政敵發動新一波報復

何永賢︰有信心縮短公屋綜合輪候時間至4.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