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訊】美國總統特朗普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早前在白宮會面不歡而散,原定簽署的礦產合作協議告吹。場面之尷尬,讓全球錯愕。幾乎與此同時,英國與烏克蘭簽署了看似情誼深厚的「百年夥伴關係協議」,承諾長期支持與合作。

一冷一熱,反差為何如此之大?表面看是外交風格的差異,深層次卻指向同一個核心:對戰略資源與利益的爭奪。美國選擇撕破臉皮,英國則選擇精心包裝。這不禁讓人深思:西方世界處理國際關係,尤其是與發展中國家打交道時,那層慣用的的「道德面紗」或「理想外衣」,是否正在發生變化?其本質又是甚麼?

《糖衣的國度》正是為解答這些深刻疑問而生。 它沒有簡單的情緒宣洩,而是以冷靜、透徹的分析,帶讀者穿透西方精心構建的話語迷霧,看清其權力運作的底層邏輯。

本書的核心洞見在於: 以英美為首的西方,其全球擴張與主導地位的維繫,遠不止靠槍炮。他們更擅長也更具威力的一招,是打造並推廣一套強大的意識形態「糖衣」。這套糖衣包括:

高舉「天命昭昭」的旗幟:書中第一部分揭示,西方如何巧妙融合基督教信仰與古羅馬帝國想像,自詡肩負「傳播文明」的神聖使命。擴張不僅是權利,更被美化為對世界的「恩賜」。這為其行動賦予不容置疑的正當性。

綁定「自由」之名:第二部分剖析,西方精英如何將崇高的「自由」理念,與資本邏輯深度捆綁。於是,「自由市場」成了自然法則,「不平等」成了個人奮鬥的證明。被剝削者甚至可能真心相信自己是「自由」的,並主動擁抱這套規則。

披上「為民服務」的外衣:第三部分直指核心,西方國內運作的「民主」、「人道」、「福利」等光鮮制度,往往成為系統性剝削的合法化工具。公共資源如何悄然流向私人口袋?「服務人民」的口號下,隱藏著資本積累的精妙設計。

化身「世界警察」掌控全域:第四部分回顧歷史與當下,即使殖民時代結束,西方如何通過國際組織、貿易規則、文化話語權,乃至軍事幹預(常冠以「人道」、「維和」之名),持續掌控全球資源流向與規則制定,實施著「新殖民」式的經濟控制。

這四層結構——「天命」(內核信仰)、「自由」(理想外衣)、「服務」(國內實踐)、「警察」(全球投射)——如同一個由內而外的同心圓,是西方維持其全球權力與利益結構的核心戰略工程。

《糖衣的國度》的價值正正在於它提供一套銳利的分析工具。 它幫助讀者看清表像之下的真相——當西方高喊「普世價值」時,識別其背後可能存在的權力邏輯與利益考量;理解國際格局的深層動因——大國博弈、地區衝突、經濟規則,其根源往往能在本書中找到線索;獨立思考,拒絕被敘事裹挾——在信息爆炸的時代,本書賦予我們穿透宣傳迷霧、質疑既定敘事的勇氣和能力。

推薦閱讀

《糖衣的國度》

作者:禤駿遠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

各大書店有售

本文轉載自香港商務印書館微信公眾號,獲香港商務印書館授權使用。

圖:香港商務印書館

責編 | 張艷玲

編輯 | 婉忱

編輯推薦

37歲林書豪宣布退役 告別15年職業籃球生涯

上合峰會|習近平晤莫迪:實現「龍象共舞」是中印正確選擇

抗戰勝利80周年|蔡若蓮發開學信:鼓勵學校安排紀念活動 傳承愛國精神

抗戰勝利80周年|境外抗戰紀念設施遺蹟百餘處 港澳地區有逾80處

文華東方晚餐騙案疑犯獲准保釋候查 疑事前已向店方預訂香檳

有片|落區遇106歲麻將高手 李家超:我同你可能係對手

運輸署籲學生開學預早出行以免延誤 過馬路不應玩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