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訊】康樂及文化事務署9月至10月舉辦中西文化音樂講座系列「當中國山水畫遇上西方古典音樂」。此系列共分八講,由樂評人丁瀚恒主講,透過賞析中西方藝術家的作品,引領觀眾以不同視角去探索中國山水畫與西方古典音樂之間互通相連之處,另邀得鋼琴家鍾志和與琴人鍾兆燊在不同場次中作即場示範,務求為觀眾帶來嶄新的觀畫賞樂體驗。

丁瀚恒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並於英國倫敦大學皇家霍洛威學院取得歷史音樂學碩士學位,現為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永久會員。作為本地的樂評人,於藝術雜誌、報章及互聯網發表文章,並以音樂學者身份主持公開講座,包括2022年的巴洛克音樂講座系列︰縱橫巴赫.巴洛克。

主講者、樂評人丁瀚恒

鍾志和於美國曼哈頓音樂學院取得鋼琴演奏碩士,他曾在歐美各地舉行鋼琴獨奏和室樂演奏會,並多次參與音樂節和大師班。鍾兆燊隨資深古琴演奏家蘇思棣學習古琴和簫,近年以古琴參與錄製《宋韻遺珍》,現為德愔琴社總務。

鋼琴家鍾志和

琴人鍾兆燊

各場講座的詳情如下:

第一講:「接合:中國繪畫與西方音樂之交滙點」

日期:9月5日(周五)

鋼琴示範:鍾志和

概述中國山水畫與西方古典音樂在不同時期的風格與特色,並探討兩者在歷史發展上的交匯和相似之處。

第二講:「崇高:范寬與巴赫」

日期:9月12日(周五)

鋼琴示範:鍾志和

探討北宋畫家范寬和巴洛克音樂大師巴赫作品之間的連繫,並討論中國繪畫《谿山行旅圖》和西方音樂史的傑作《賦格的藝術》中互通相接之處。

第三講:「雅逸:倪瓚與莫扎特」

日期:9月19日(周五)

鋼琴示範:丁瀚恒

透過賞析元代畫家倪瓚和西方古典音樂作曲家莫扎特的作品,嘗試揭開兩位藝術家的內心世界,並探討作品背後的美學意義和異曲同工之處。

第四講:「繪聲:墨彩上的樂韻」

日期:9月26日(周五)

古琴示範及講解:鍾兆燊

精選多幅中國山水畫和西方畫作,探討如何透過畫中的聲音元素去「聆聽」作品,又或以線條色彩寫出旋律和音樂曲式,從中發掘這些「看得見」的聲音。

第五講:「崇古:董其昌與布拉姆斯」

日期:10月10日(周五)

鋼琴示範:鍾志和

透過賞析明代畫家董其昌和西方古典音樂作曲家布拉姆斯的作品,了解他們如何既「仿習」古人,亦為後人開拓新格局,藉以闡述藝術發展與自身社會環境的密切關係。

第六講:「醜美:石濤與貝多芬」

日期:10月17日(周五)

鋼琴示範:鍾志和

探討清代畫家石濤和西方古典音樂作曲家貝多芬的作品如何以醜為美,打破傳統藝術的唯美框架,藉以解讀這些「不優美」的創作。

第七講:「留白:無聲之音與無色之象」

日期:10月24日(周五)

鋼琴示範:鍾志和

分析中國水墨畫的「留白」手法如何為畫作注入「靈氣」,並開拓觀者的無限想像空間;以及西方音樂中不同的形式「寂靜」如何表達各種情感,並賦予音樂更深層次的內容。

第八講:「內美:傅聰與黃賓虹」

日期:10月31日(周五)

鋼琴示範:丁瀚恒

從音樂詮釋的角度出發,探討鋼琴家傅聰在音樂處理上如何呈現中華文化的意蘊,以及與畫家黄賓虹作品的關係。

中西文化音樂講座系列:當中國山水畫遇上西方古典音樂

日期及時間:

9月5日至10月31日(逢周五) 晚上7時30分

地點:

九龍尖沙咀梳士巴利道10號香港太空館演講廳

票價:80元/場

欲知更多節目詳情,可瀏覽康文署網站

圖:政府新聞公報

責編 | 李相怡

編輯 | 佳婧

編輯推薦

37歲林書豪宣布退役 告別15年職業籃球生涯

上合峰會|習近平晤莫迪:實現「龍象共舞」是中印正確選擇

抗戰勝利80周年|蔡若蓮發開學信:鼓勵學校安排紀念活動 傳承愛國精神

抗戰勝利80周年|境外抗戰紀念設施遺蹟百餘處 港澳地區有逾80處

文華東方晚餐騙案疑犯獲准保釋候查 疑事前已向店方預訂香檳

有片|落區遇106歲麻將高手 李家超:我同你可能係對手

運輸署籲學生開學預早出行以免延誤 過馬路不應玩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