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
【橙訊】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今日出席電台節目表示,普通科門診已在過去一段時間,延長夜診服務時間,未來仍會研究提升家庭醫學門診的供應,包括服務時間,甚至提供跨區服務,令相關服務更針對需要幫助的市民。
他表示,現時大部分醫療服務均需預約,但急症室的角色十分特別,是「來者不拒」。他強調急症室本質應是處理急症,但香港的急症室收費太低,令市民建立了「急症室很方便,隨時可以使用」的想法,希望改革後可改變這種文化。
盧寵茂表示,慢性疾病共同治理計劃自前年底推出以來,參與人數已達標,甚至超標,相信不用3年便可完成20萬參與人數的目標。他說,在已參與的約14萬人中,有8萬人完成檢查,其中4成人被檢出有高血糖或高血壓等。
被問到醫管局的人手問題,盧寵茂指,醫管局過去兩年招聘非本地培訓醫生,亦有挽留本地人才,減低流失率,人手已出現「正增長」,但仍要考慮人手十分短缺科目的分配,例如耳鼻喉科,未來亦要確保兒童醫院的耳鼻喉科服務不會受影響。
新上任的醫務衛生局副局長范婉雯則在節目上表示,參與計劃的市民若檢查到任何症狀,政府會幫助他們配對家庭醫生,建立互信關係,日後亦會由家庭醫生跟進他們的健康狀況。 范婉雯還談及工作表示,現在人、事和環境均與以往不同,而局方已有多項工作進行得如火如荼,她上任後會繼續推動這些政策。
圖:醫務衞生局
編輯推薦
外籍女病人離院失蹤 東區醫院報警籲提供消息
有片|粵港澳大灣區禁毒高峰會9.5舉行 三地代表交流最新禁毒情報
蔡宏興:適時檢討市建局營運模式 盼今年再發債改善流動性
中央駐港機構和駐港中資企業代表瞻仰祭掃香港抗日英烈紀念碑
施政報告|李家超:諮詢反應熱烈 收集意見較以往多約一成
抗戰勝利80周年|特首參觀香港抗戰及海防博物館展覽 向學生講解抗戰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