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E放榜︱16狀元11個揀讀醫 傳統創科淪為少數

資料圖片

【橙訊】中學文憑試(DSE)今日放榜,共誕生16名狀元,創歷屆新高。《橙新聞》整合各位狀元同學的升學志願,發覺過去很吃香的大學科目金融、法律等等,在今屆DSE已「無人吼」,風光不再,反而大部分狀元都選擇讀醫科,在16名狀元中竟高達11人。

2025年DSE狀元有11男5女,「終極狀元」來自香港中國婦女會中學,而香港真光中學、迦密柏雨中學、張祝珊英文中學均是首次誕生狀元;其他狀元分布於香港道教聯合會鄧顯紀念中學、保良局董玉娣中學,以及傳統名校拔萃女書院、皇仁晝院、喇沙書院、華英中學及民生書院等。當中有11位狀元表示會留港讀醫科,佔總數近7成。

根據統計,16名狀元有11人選擇讀醫,分別是香港中國婦女會中學的王海博、迦密柏雨中學的何恩程、保良局董玉娣中學的黃泓智、皇仁書院的濮愷俊、英皇書院的容卓言、聖保羅男女中學的鄭曣載、華英中學的黃柏熹、拔萃女書院的黃穎妍、喇沙書院的陳博軒、鄧顯紀念中學的王苑廷、協恩中學的何韋瑩,反映醫生行業在港依舊吃香,前景亮麗,吸引尖子投身。

至於其他狀元,聖保羅男女中學的黃嘉揚選擇科研,聖保羅男女中學的龔炘朗選擇赴英到劍橋讀經濟,張祝珊英文中學邱博恩選擇到劍橋讀物理,香港真光中學的馮乙翹則選擇到英國讀環境政策,民生書院的李政則留港讀城大獸醫。

王海博計劃留港升學,選讀醫科。

香港中國婦女會中學的王海博是自2018年後再次誕生的終極狀元,他計劃留港升學,選讀醫科,期望幫助減緩香港醫療負擔,未有選定報讀哪間醫學院。

容卓言說,正在港大或中大醫學院之間抉擇,未來會留港就業。

英皇書院今年誕生一名超級狀元容卓言,他說,正在港大或中大醫學院之間抉擇,未來會留港就業,覺得「香港有歸屬感」。他支持本港設立第三間醫學院,認為能促進本港醫學發展,亦不擔心海外醫生增加競爭,認為「競爭增加不是壞事」。

黃柏熹以修讀醫科為志願,盼用專業守護家人健康、貢獻社會。

華英中學應屆考生黃柏熹以7科5**佳績成為超級狀元,他以修讀醫科為志願,盼用專業守護家人健康、貢獻社會。他計劃留港升讀醫科,對院校選擇持開放態度,「哪一間都無所謂,最重視的是學校強調團隊合作,因為我喜歡與人協作的氛圍。」讀醫原因有二:一是對理科的興趣,「醫學能把理科知識用在香港社會」;二是選擇從醫的初心源自家庭:「家人身體近年出現小毛病,讓我深刻體會健康可貴,希望未來能照顧家人,同時幫助社會更多病患。」

黃泓智將選擇中大內外全科醫學士課程環球醫學領袖培訓專修組別,希望透過自己的能力去幫助他人。

保良局董玉娣中學的黃泓智同學,在中英數、物理、化學、生物,以及數學延伸部分取得5**,成為超級狀元。出身基層的他心儀中文大學醫科,他在學校曾參加機械人隊及問答隊,他感激學校提供很多機會及資助,給他參加課外活動,有機會代表香港和學校機械人隊,到德國等地參加國際賽事,擴闊視野。

黃泓智指,將選擇中大內外全科醫學士課程環球醫學領袖培訓專修組別,希望透過自己的能力去幫助他人,將來可以在公院工作,又認為從醫較穩定,待遇也好。對於將增加醫學院名額及引入海外醫生,他指長遠來說對香港是好事,舉例如英國及美國畢業的醫科生,都非常優秀,相信可貢獻香港醫療系統,改善醫療人手不足情況。

聖保羅男女中學「超級狀元」(左起):龔炘朗、黃嘉揚、鄭曣載。

傳統名校聖保羅男女中學今年誕生3名超級狀元,成為全港誕生最多超級狀元的學校,3名超級狀元包括黃嘉揚、鄭曣載及龔炘朗。其中一名狀元鄭曣載為中韓混血兒,父親為韓國人,母親為香港人,他計劃入讀中文大學醫學院,未來或投身醫學研究或臨床工作。對於香港計劃增設第三間醫學院,鄭曣載直言「不太支持」,憂慮分薄港大及中大醫學院的師資,影響教學質素。

另一「超級狀元」黃嘉揚稱,放榜前「有少少忐忑」,最終成績令他驚喜,他則計劃投身科學研究,曾考慮到美國升學,但因近期當地留學政策不穩,改考慮到英國升學或留港入讀科技大學,稱香港是「生於斯,長於斯」的地方,畢業後必返港發展。至於另一名「超級狀元」龔炘朗透露已獲英國劍橋大學經濟學系取錄,未來向政策研究發展,或會擔任政策顧問,學成後返港。

圖:星島

責編 | 江純力

編輯 | 孫紹豪

編輯推薦

有片|李家超落區到筲箕灣愛東邨視察 探訪長者與街坊交流

文華東方8萬元晚餐約會騙案 23歲「借尿遁」男子被捕

孫東:香港創科發展近年突飛猛進 大灣區龐大市場為科研成果落地提供沃土

傳分拆全球電訊業務在港上市 長和:未就任何交易作決定

李成鋼訪美晤華府商貿官員 討論落實中美經貿會談共識

特朗普撤銷賀錦麗特勤保護 外界質疑對政敵發動新一波報復

何永賢︰有信心縮短公屋綜合輪候時間至4.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