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於7月15日公布網約車規管框架,提出向平台、司機及車輛三方發牌。資料圖片

文:橙新聞評論室

政府昨日(15日)公布網約車規管框架,提出向平台、司機及車輛三方發牌,前兩者牌照有效期5年,後者1年。車輛牌照數量將會設置上限,司機牌照則不限數量。網約車平台將需就旗下車輛數量繳納牌照費。政府在多方利益角力中盡力取得平衡、從宏觀層面考量各持份者的得失,制定出這樣一份規管框架實屬不易。持續多年的的士與白牌車之爭,終於因此迎來化解、走向「共存」。

網約車與的士同爭本地點對點出行服務市場,多年來紛爭不斷。尤其是近年由於經濟環境低迷,市場整體需求量下降,令二者競爭陷入白熱化狀態,早前曾爆出有的士司機私自「放蛇」舉報白牌車事件,進一步加深矛盾,亦產生惡劣社會影響。為結束亂局,政府決定出台網約車規管方案,通過將網約車合法化加強對網約車市場的約束,以此平衡與的士界的利益分配問題。

政府初步公布的規管框架與早前外界建議近似,發牌可將原本處於灰色地帶的網約車納入政府監督範疇,而牌照有效期則可監管車輛安全及司機駕駛能力、健康狀況,為乘客及公共交通秩序帶去更多安全保障。向網約車平台收取牌照費則使網約車的運營成本與的士持平,促進二者的良性競爭。同時,當局還要求網約車平台設立投訴機制和司機評分系統,以有效約束司機行為。

此外,對於社會爭論的焦點——包括網約車車輛數量上限以及保險、檢驗是否要與的士一致等問題,政府尚未敲定。網約車數量關乎網約車與的士界各自的市場佔有率,因此理應收集更多數據及持份者意見後再做決斷,以免爭議過大影響整體規管方案的落地進度。而現時的士須繳納額外幾萬元的保險費,未來網約車是否同樣須購買此類保險,亦是爭拗焦點,還需從長計議。

設立網約車牌照制度看似簡單,實則背後牽涉錯綜複雜的利益,政府能在各方壓力之下「突破重圍」,以「兩步走」的方式落實網約車規管實屬明智。短期內避其「鋒芒」,為關鍵問題留下探討空間,暫緩例如網約車車輛牌照數量這樣敏感議題的決定,而優先將整體框架敲定,有利於確保市場有充分時間「消化」新規管制度,讓業界先自行「調節」運營生態並反饋意見,以便政府之後作出更加符合市場需求的決定。

規管方案公布後,社會各界反應整體積極正面,相信政府只要為雙方劃定合適的「楚河漢界」,公平分配市場、細分網約車與的士各自業務範疇,便能獲取更多共識、充分發揮二者優勢為市民及旅客帶去更加便捷、安全的出行體驗。至於網約車數量、保險安排等問題,業界應給予政府更多時間,並提供合理建議,為建設良性點對點出行服務市場、助力香港提升旅遊之都城市形象盡一分力。

責編 | 韓進珞

編輯 | 子涵

編輯推薦

颱風韋帕|當局接363宗塌樹報告 累計21人受傷求醫

李強出席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工程開工儀式 並宣布工程開工

中越將舉行「攜手同行-2025」陸軍聯合訓練 兩國陸軍首次聯訓

「一本.網上香港書展」優惠多多 足不出戶享受購書閱讀樂趣

颱風韋帕丨颱風預計在珠海到湛江沿海登陸 廣東多地停課、停工、停產、停運、停業

美國農業部解雇70名外國研究員 多數為中國博士後

越南前國家領導人阮春福、武文賞、王庭惠等被解除黨內一切職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