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png

【橙訊】7月8日,香港城鄉可持續發展促進會聯同香港理工大學賽馬會社會創新設計研究院共同主辦「北都未來論壇」,邀請政府官員、專家學者圍繞「數字賦能」與「文化賦能」主題,深入探討北部都會區的城鄉共融與社區共建。

論壇邀得香港特區政府、大專院校、專業團體、社會組織、企業等各界嘉賓出席,包括香港特區政府發展局北部都會區統籌辦事處主任丘卓恒、土木工程拓展署署長方學誠、規劃署署長葉子季,環境及生態局鄉郊保育辦公室總監鄧文彬教授,香港中聯辦研究部副部長張軍,無止橋慈善基金主席黃錦星教授,嶺南大學協理副校長(大學拓展及對外事務)兼歷史系教授、立法會議員劉智鵬教授,香港中文大學音樂系客座副教授阮兆輝先生以及香港城鄉可持續發展促進會特邀嘉賓清華大學中國農村研究院院長、公共管理學院王亞華教授,紐卡素大學(新加坡)機械設計及製造工程系助理教授張俊杰博士,香港城鄉可持續發展促進會聯合發起人梁展培博士,高級研究員、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助理教授舒全峰博士,高級研究員、北京師範大學中國社會管理研究院特聘副研究員戴瑤博士連同香港建築師學會、香港園境師學會、香港測量師學會、香港城市設計學會、香港鄉野漫步等團體代表,逾500人出席。

image.png

嘉賓致辭

香港理工大學暫任副校長(校園發展及設施管理)、賽馬會社會創新設計院總監凌嘉勤教授致歡迎辭時表示,政府努力推動北都發展,現正聚焦在整合土地、提供基礎設施、興建房屋和創造高科技職位。作為學術機構,理大可配合政府及早探討如何採取行動保育北都的寶貴生態和文化遺產資源。數碼科技及人工智能的應用將為保育鄉村歷史和傳統文化開啟全新的可能性,促進城鄉共融,為北都居民帶來嶄新的生活體驗,造就富有特色及歸屬感的社區,豐富北都城鄉居民的文化生活。

image.png

香港理工大學暫任副校長(校園發展及設施管理)、賽馬會社會創新設計院總監凌嘉勤教授致歡迎辭。

香港城鄉可持續發展促進會聯合發起人邢文威女士致辭表示,在香港積極識變、應變、求變的當下,在北都城鄉融合的發展中,鄉村豐富的歷史、文化、生態價值將煥發出新的生機活力。北都作為香港最有空間的發展地帶,匯聚科技與文化,串聯歷史與現代,平衡發展與保育,兼顧創新與融合,承載著人們對香港未來最美好的想像。香港作為世界級都市,北都建設將成為世界範圍推動城鄉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示範。促進會將深入開展政策研究、理論研究、行動研究,為北都發展提供科學支撐。

image.png

香港城鄉可持續發展促進會聯合發起人邢文威致辭。

主講嘉賓分享

丘卓恒主任聚焦政府在北都打造的「宜居、宜業、宜遊」國際化新都會。他表示,北都在「基建先行」的策略下,融合優質生活環境、產業發展與文化休閒,建設高質量的區域合作新平台。北都將提供更多住房和社區設施,改善市民的生活質素,並重點發展不同產業,為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促進更佳的職住平衡。同時,北都將實踐城鄉共融理念,糅合城市、鄉郊、文化與自然生態,打造綠色低碳生活圈,並利用邊境優勢,激發區域活力,推動深港兩地合作。

image.png

北部都會區統籌辦事處丘卓恒主任。

王亞華教授以「中國內地鄉村振興策略與政策趨勢」為題發表主題演講。他指出農業及農村問題是中國邁向現代化的重大短板,國家提出鄉村振興戰略正旨在加快推進農業和農村現代化。而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需要堅持優先發展農業及農村,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建立健全的城鄉融合發展體制和政策體系,全面推進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和組織振興。

image.png

清華大學中國農村研究院院長、公共管理學院王亞華教授。

與會嘉賓對本次北都發展論壇給予充分肯定,認為論壇品質高、知識密度強,全程參與體驗深刻。與會者表示,通過論壇不僅加深了對北都發展現狀的理解,更對「數字賦能」「文化賦能」驅動北都建設充滿期待。論壇匯聚香港、內地及新加坡三地學者分享真知灼見,有效促進了跨地域、跨行業的交流溝通,為理解北都發展打開了多元視角。各位分享嘉賓的精心準備與精彩分享,既有助於公眾了解北都發展動態,也為洞察特區政府施政方向提供了重要平台。大家普遍期待,未來能有更多此類高質量交流平台,匯聚各界代表聲音,持續推動北都發展相關話題的深度探討,並熱切關注論壇後續系列活動。

圖:主辦方提供

責編 | 韓進珞

編輯 | 子涵

編輯推薦

有片|李家超落區到筲箕灣愛東邨視察 探訪長者與街坊交流

文華東方8萬元晚餐約會騙案 23歲「借尿遁」男子被捕

孫東:香港創科發展近年突飛猛進 大灣區龐大市場為科研成果落地提供沃土

傳分拆全球電訊業務在港上市 長和:未就任何交易作決定

李成鋼訪美晤華府商貿官員 討論落實中美經貿會談共識

特朗普撤銷賀錦麗特勤保護 外界質疑對政敵發動新一波報復

何永賢︰有信心縮短公屋綜合輪候時間至4.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