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即將推出網約車規管框架,並於本周五提交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討論。資料圖片
文: 姚柏良
香港即將推出網約車規管框架,並快將提交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討論,此舉標誌著本港在完善點對點交通服務體系上邁出重要一步。早前有調查機構指出,高達72.9%受訪市民支持「網約車」合法化,面對全球網約車普及化的趨勢,香港作為國際大都市,網約車一直未納入正式規管,今次政府推出規管建議,為市民和遊客提供更多元的出行選擇,是回應了社會的整體訴求。
規管網約車 有助回應旅客需求
對訪港旅客而言,網約車已是全球旅遊城市的標配服務。香港若持續缺位,不僅令旅客體驗打折,更會削弱與內地、新加坡、東京等地的競爭力。事實上,傳統的士和網約車服務各有優勢,兩者並非互相排斥。的士憑藉街頭揚手即停的便利性,長期承擔著本港點對點交通服務的重要角色;而網約車則以預約制、透明計費和服務評價體系見長,能精準匹配供需,在海內外亦非常普及。香港網約車市場仍未納入規管,框架的出台將填補這一缺口,亦可以滿足市民及旅客對網約車的需求。
規管框架釐清不確定性 保障各方權益
相信規管框架推出後,有助於保障網約車乘客的安全、司機權益及行業標準將得到明確保障。通過要求購買商用保險、實施司機背景審查及車輛認證,可大幅降低過往「白牌車」衍生的安全隱患。此外,清晰的規管條文能消除各界對法律風險的疑慮,促進市場良性競爭、健康發展。
提升服務水平是核心目標
規管只是手段,最終目標應是提升整體出行服務質量,促進網約車和的士服務提升,令乘客有更好的體驗,希望社會各界多提意見,凝聚共識,透過靈活政策釋放創新活力,讓的士與網約車並軌發展,共同書寫香港智慧出行的新篇章。
作者為立法會旅遊界議員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編輯推薦
解局|天津峰會推動上合高質量務實合作
黃溢能|《大而美法案》:香港如何應對美國經濟轉向
鄧飛|以歷史為炬:香港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的雙重意義
來論|優化「M」品牌 監管升級資助更精準
劉業強 |粵車南下:大灣區互聯互通新篇章
陳志華|多重策略推動綠色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