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訊】在這個「快」字當頭的世界裏,大家會否覺得自己的生活、社交圈很toxic?我們每天被無數的目標追趕,被成功的定義綁架,被忙碌的生活牽扯,總是急着抵達終點,卻忘了欣賞沿途景致;我們拚命地追求「有用」,卻漸漸失去了「自己」。《光頭仔.非日常》就像大家的內在小孩,輕輕地拍拍我們的肩膀,提醒我們:「慢點走,別忘了初心。」

當「沒用」變成最珍貴的有用

何謂優點?何謂缺點?標準答案很殘酷——有用的就是優點,沒用的就是缺點。但書中故事〈豬和牠的好朋友〉溫柔地顛覆了這套價值觀。光頭仔和豬,兩個在世俗眼光中「幾乎完全沒有優點」的朋友,卻能相互欣賞、相互幫助,最終成為摯友。

這不禁讓人想起現代親子教育的一個現象:我們老是為孩子定義「優點」和「缺點」,恨不得把每個孩子都塑造成多才多藝的「完美小孩」。然而,或許那些看似「沒用」的特質,同樣是最珍貴的人性光輝。

「不知道」的智慧

現代社會資訊爆炸,在人工智能狂潮下,更彷彿要求人們應該變得無所不知。書裏另一則故事〈不知道先生〉卻為「不知道」正名。透過光頭仔的坦然,我們看到了面對不確定性的另一種態度——不知道,便不知道,其實並不是什麼壞事。

誠如孔子所言「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蘇格拉底也說:「我只知道一件事,就是我一無所知。」東西方大哲都認同這種「不知道」的智慧,這亦正是現代人最需要的心理素質。在當今資訊滿瀉的世代,承認自己的無知反而是一種勇氣,接受人生的不完美更體現出一種成熟。只要守住內心的界限,即使是「狼狽的人生」,同樣值得過。

慢下來的藝術

從〈睡覺真好呀!〉到〈我們去散步吧〉,《光頭仔·非日常》一再提醒我們日子要慢慢來。當光頭仔發現睡夢中也可以有精彩的世界,當他邀請我們一起散步、一起感受生活的節奏,我們彷彿也被療癒了。

「我們活在一個越來越快的世界……走得越來越快,人越來越累,路上的風景越來越模糊。」這段話道出了多少現代人的心聲?我們恨不得在電梯上都要跑起來,但有沒有想過要那麼快幹什麼?終於有一天發現,還沒好好感受生活,生命就走到頭了。

繪本——給大小朋友的療癒處方

《光頭仔·非日常》的魅力不僅在於故事本身,更在於它的呈現方式——簡筆畫配手寫字,8則平凡故事傳遞8種雋永意念。這種樸素藝術形式,反而更觸動人心。正如一些有關實體書本的研究指出,書本的觸感、翻閱的動作等本身就很重要,這亦是電子媒體無法取代的元素。

在少子化的時代,家長們越來越重視孩子的早期教育,親子共讀成了大勢所趨。本書的價值在於,它不是那種帶着明確教育目標的「功利性」繪本,而是真正能讓大人和孩子都有所感悟的生活哲學書。

也許有人會問,一本繪本能帶給成人什麼?答案是——返回我們的初心。在這個充滿焦慮和競爭的社會裏,我們太容易受外在資訊左右,太容易忘掉內心的聲音。《光頭仔·非日常》就像一面鏡,助我們重新審視什麼是真正重要的——慢活不是懶惰,而是一種選擇;平凡並非失敗,而是一種智慧;「無用」豈算缺陷,而是一種可能。

重新追溯日常的意義

什麼是「非日常」?不是驚天動地的大事,而是在平常的日子裏,突然發現一朵花的美麗,突然理解一個人的孤寂,突然感受到生命的溫度。重塑日常生活,就是重新發現那些被我們忽略的小美好。書中展現的正是這種對日常生活的重新審視。從《光頭仔·非日常》可以看到另一種生活的可能性——不被目標綁架,不被成功定義,只是單純地活在當下,感受每一個瞬間的意義。

看完這部繪本,也許,你會想要放慢腳步,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也許,你會想要陪孩子一同散散步,聊聊那些「沒用」但很有趣的事情;也許,原來「非日常」就藏在每一個平凡的日常裏,等着大家去發現。

推薦閱讀

《光頭仔.非日常》

作者:梁賀LEGO

出版社:非凡出版

出版日期:2025年7月

(點擊書封,立即購買)

本文轉載自香港中華書局微信公眾號,獲香港中華書局授權使用。大標題為編輯所擬,原題為〈書展前奏|內在小孩視角 重塑日常生活——《光頭仔.非日常》〉。

圖:香港中華書局

責編 | 米婭

編輯 | 佳婧

編輯推薦

不斷更新|俄堪察加半島8.7級強烈地震 岩手縣慈久港海嘯高度達1.3米

澳洲擴大兒童及青少年使用社交平台禁令 16歲以下不得擁有YouTube帳號

堪察加地震|北海道根室市現首波0.4米海嘯 全球多地發海嘯警報要求居民撤離

長和賣港口丨法航運巨頭達飛有意參與 稱交易對行業非常重要

日本氣象廳發海嘯預警 中國駐福岡總領館:鹿兒島等四縣同胞遠離海港

​中超聯賽公司原董事長劉軍受賄 一審判囚11年

IMF上調世界經濟增長預測 料中國今年增長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