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余曉彤
科學家最近證實,全球海洋正面臨一個嚴重的變化:「海洋正在變黑」。在過去20年裡,超過21%的海洋已變得更暗,陽光無法穿透至重要的水域。這意味著,面積超過一個大洲的海域現在缺乏陽光,這對海洋生物造成了致命威脅。
如果在200米深的海域裡完全沒有陽光,將會發生什麼呢?浮游植物無法進行光合作用,這是整個海洋食物鏈的基石。魚類將無法遷徙,生態系統將陷入崩潰的邊緣。這一切都在水面下悄然發生,隱形而無聲。沒有光,就沒有生命;沒有氧氣,沒有食物網,未來也將無從談起。
海洋變黑的問題,絕非小事。它對生態系統及人類生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是一個生態危機,也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應關注的議題。為了應對這一挑戰,我們需要深入分析問題的根源,並採取具體行動,保護我們的海洋環境。
海洋200米內缺乏陽光的影響:
1. 浮游植物死亡
浮游植物是海洋食物鏈的基礎,負責進行光合作用,產生氧氣。若無法獲得足夠陽光,將導致它們的死亡,進而影響整個生態系統。
2. 魚類遷徙受阻
魚類依賴浮游植物作為食物來源,更深層的水域如果缺乏光線,將會迫使它們尋找其他棲息地,影響魚類的生態行為和繁殖。
3. 生態系統崩潰
整個海洋生態系統的結構會受到威脅,食物鏈的斷裂將導致魚類、海洋哺乳動物及其他生物的滅絕。
4. 氧氣及食物網的消失
隨著浮游植物和其他光合生物的減少,氧氣的生成會大幅降低,最終影響整個海洋及依賴海洋的陸地生物。
這一切的變化在水面下悄然發生,對我們來說卻難以察覺,卻是海洋生態的致命威脅。
海洋變黑的背後原因:
1. 工業捕撈
使用底拖網捕撈的方式會攪動海床,造成大量沉積物懸浮在水中,進一步阻擋陽光的進入,並破壞棲息地。
2. 農業徑流
農業中的化肥和廢物進入海洋後,會促使藻類的過度繁殖,形成赤潮,這些藻類會消耗水中的氧氣,造成窒息現象。
3. 海岸混凝土化和河口疏浚
建設活動使得海水變得混濁,破壞了海洋生物的育幼場,減少了生物的繁殖機會。
我們可以做什麼?
1. 分享資訊
透過社交媒體或其他渠道,分享有關海洋變黑的信息,讓更多人了解這一威脅,激發公眾的關注和行動。
2. 改變飲食習慣
減少或停止食用來自海洋的魚類,這不僅能減少對漁業的需求,還能促進可持續的食物選擇。
3. 保持關注與支持
持續關注科學研究及相關活動,支持那些致力於保護海洋的科學家和環保組織,並參加相關的社會運動。
4. 簽署請願書
參與保護海洋的請願活動,表達對終結底拖網捕撈的支持,讓政府和企業聽到民眾的聲音,推動政策的改變。
海洋變黑的現象是我們必須正視的全球性問題,它除了影響海洋生態,也關乎我們的未來。透過個人的行動和集體的努力,我們可以共同保護這片重要的藍色星球。你的每一個選擇都可能成為改變的起點,你願意行動嗎?
作者簡介:余曉彤 Hidy Yu,演員、模特兒、潛水教練、越野跑手。2006年開始接觸休閒潛水,走訪世界潛水聖地拍攝水中生態。出任不同國家海洋大使,盼讓更多人認識及愛上海洋。
責編 | 丁文琪
編輯 | 駱曉苒
編輯推薦
身心有營飲食法則|喝凍飲都有益?營養分析好處VS壞處(附11款飲品糖分/熱量比較)
離別的距離|Middle|他有沒有喜歡你
潛看地球三分二|世界上最快的機械魚——SNAPP
身心有營飲食法則|吃香蕉、喝啤酒特別惹蚊?營養師解構防蚊食物迷思
離別的距離|Middle|不會忘掉你
潛看地球三分二|張保仔:香港版的One Pie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