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九號航天員乘組。

橙訊】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周三(9日)下午,神舟十九號航天員乘組蔡旭哲、宋令東、王浩澤從太空返回逾60天后,在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首次與媒體和公眾正式見面。三名航天員分享了其飛行經歷、空間站實驗及任務詳情。

蔡旭哲介紹,神舟十四號任務期間,乘組先後完成了5次對接和9種構型,見證了中國空間站T字構型的組裝。神舟十九號任務是載人航天工程空間站階段的第4次飛行,執行了88項科學與技術試驗,涵蓋生命科學、物理、材料科學等領域。乘組堅持零失誤,充當科研人員的「眼」和「手」,製備了逾10種102個試驗樣品,驗證了空間站管道檢測機器人,為自動檢測打下基礎;進行了重量感知、情緒評估、流體物理和高溫材料實驗櫃樣品更換等任務,以及果蠅和智慧助手項目。

神舟十九號航天員蔡旭哲。

王浩澤表示,本次任務的在軌實(試)驗,包括空間生命科學、微重力基礎物理、空間材料科學、航天醫學和新技術等領域,匯集了眾多科研人員的智慧和努力。乘組執行了88項空間科學實驗任務,6次載荷進出艙任務。其中,約半數實驗為空間站首次嘗試。目前,這些項目已取得初步成果。

王浩澤介紹稱,記得在天地同心的共同守護下,果蠅在太空中實現了「三世同堂」;在軌期間,乘組還和智慧助手「小航」進行了親密互動,此外,乘組還對空間管道機器人進行了測試和驗證。

神舟十九號航天員王浩澤。

宋令東介紹稱,在這次任務中,乘組首次在軌種植甘薯,生長狀況極佳。任務結束前,根據地面指令,他們採樣並帶回了這些植物。目前,科研人員正研究甘薯作為長期太空飛行食物來源的可能性。

宋令東表示,太空種植不僅是實驗,亦是緩解壓力的方式。乘組細心照料甘薯,記錄了其從發芽到收穫的整個過程。「採樣前,我有些緊張,但打開栽培杯時,甘薯根塊的飽滿讓我驚喜,乘組也感到非常有成就感」。在與神舟二十號乘組分別時,神十九乘組傳遞了希望和快樂,贈予神二十乘組兩株甘薯苗,目前這兩杯甘薯生長良好。

神舟十九號航天員宋令東。

蔡旭哲表示,任務成功歸功於乘組團隊的努力和科研人員的支持。在任務中,團隊緊密合作,隊友團結一心,工作完成出色。載人航天是「萬人一杆槍」的偉大事業,共同的信念和目標讓大家團結一致,實現了飛天夢想,並推動了國家載人航天的發展。

圖: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


責編 | 海源

編輯 | 小茜

編輯推薦

「環保少女」通貝里遭以色列驅逐已抵達希臘:種族滅絕正在發生

泰國有寵物獅子逃走致兩人受傷 網紅主人被捕

外交部:李強將出席勞動黨建黨80周年慶祝活動並對北韓進行正式友好訪問

麻生太郎出任自民黨副總裁 鈴木俊一任幹事長

新聞背後|法國新政府未滿一月極速倒台 馬克龍政權再陷危機

大埔寶鄉里奪命車禍已致兩死兩傷 60歲私家車司機被捕

以巴衝突|哈馬斯:與以色列間接談判取得積極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