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報大美嶺南融媒體工作室 蟻璐雅 黃鐵安

天青色海灣上,2500米長的汕頭海灣大橋如巨龍騰空,將僅有0.29平方公里的汕頭龍湖區龍騰街道媽嶼社區輕輕托起。這座曾靠傳統漁業維繫生計的小島,如今正以文旅融合為筆,在潮起潮落間繪就鄉村振興的壯美畫卷。曾經寂靜的漁村街巷,與如今遊人如織的熱鬧場景形成鮮明對比,一場由內而外的蛻變正在這裡上演。

媽嶼島位於汕頭內海灣

昔日,媽嶼島村民守著大海,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傳統漁村生活,社區年收入僅有16萬元。39歲的盧慶波對此深有感觸,他自小在島上抓魚,「當時島嶼魚類資源少、海水污染嚴重,颱風天道路泥濘還常淹水,許多年輕人都外出打工。」而如今,通過整合生態資源、盤活閒置農房等舉措,這裡的發展密碼愈發清晰。政府大力治理後,海水變清、海堤加高,也讓盧慶波看到了新機遇。2010年,隨著媽嶼遊客增多,他決定回來開海鮮店並繼續經營渡船,還免費載學生和居民出入。「現在週六、週日以及節假日人都是滿的,政府在宣傳和清潔環境方面也給了大力支持,讓我有信心繼續開店。」如今,他的海鮮店生意興隆,也見證著海島的繁榮。

媽嶼島美麗海灘

媽嶼島上的沙灘,每逢週末或節假日都成為孩子們的樂園

從獲評國家4A級旅遊景區,到成為熱門劇組取景地、舉辦騰訊電競大賽,媽嶼島成功吸引多個文化IP入駐。以「媽嶼藍」文旅綜合體為引擎,30餘家特色文旅企業扎根,涵蓋漁家民宿、潮味工坊、文創市集等多元業態,社區年收入飆升至245萬元。

上圖,改造前的媽嶼農房;下圖,媽嶼社區以「漁村文化」為主題,對原有農房外立面實施彩繪美化

上圖,早前的海島綠化覆蓋率不足;下圖,媽嶼社區大力實施綠美行動,海島綠化覆蓋率顯著上升,環境越來越美

「媽嶼藍」民宿管家小黑對此感受頗深。這位曾在杭州經營民宿的汕頭遊子,帶著十年經驗返鄉發展。「小時候坐船來媽嶼,島上環境簡陋,現在綠化多了,還有現代化商鋪,遊客也越來越多。」小黑與妻子經營的「媽嶼藍」民宿以光為主題,有11間房間和3個包廂,除提供住宿,還融入潮汕私房菜、戶外婚禮和商務會議等特色服務。「外地來了很多遊客,上海、杭州、溫州的都有,島上的綠植、塗鴉牆、媽祖廟等,特別適合介紹潮汕文化。」小黑說,民宿選址媽嶼島,正是看中這裡美麗的日出和豐富的海洋文化歷史,「百千萬工程」提升景區評級,更為民宿發展注入動力。

上圖,改造前,拆除沙灘周邊違規搭建物;下圖,植樹栽花,植入浪漫愛情元素,打造立體化、多層次的「花海+觀海」景觀

上圖,媽嶼藍改造前;下圖,改造後的媽嶼藍合勝書店是遊客的打卡點

媽嶼藍合勝書店被打造為「書籍+餐飲+民宿+文化」多元空間

如今,旅遊經濟成為媽嶼島重煥生機的新引擎。今年「五一」假期,上島車流近1.2萬輛,人流量約4.2萬人次。漫步島上,極具特色的農文旅景觀令人眼前一亮。民居外牆上,海浪紋樣、紅頭船、潮汕魚飯等彩繪展示著潮汕民俗文脈;29棟經過漁文化彩繪改造的農房,成為展示漁村風貌的新窗口。

媽嶼島休閒觀光步道

經過漁文化彩繪改造的農房,成為展示漁村風貌的新窗口

在產業發展上,媽嶼社區大力推進漁業、文化、旅遊「三位一體」建設,打造匯集「古蹟、民俗、美食、藝術」的海島旅遊線路,推出漁家樂、海釣體驗等項目,開發魚飯、蝦餅等特色旅遊商品。這座森林覆蓋率達72%的小島,憑藉生態優勢攬獲多項榮譽,通過林分優化,打造出亞熱帶濱海生態景觀。

媽嶼島通過林分優化,打造出亞熱帶濱海生態景觀

媽嶼島正書寫著嶺南海島農文旅融合發展的精彩篇章

從傳統漁村到文旅勝地,從單一漁業到多元產業,媽嶼島正以獨特的文旅密碼,奏響鄉村振興的交響曲,書寫著嶺南海島農文旅融合發展的精彩篇章。

本文轉載自羊城晚報・羊城派微信公眾號,獲羊城晚報・羊城派授權轉載。

圖:羊城晚報・羊城派微信公眾號

責編 | 江純力

編輯 | 王冰

編輯推薦

美網|黃澤林續創歷史 擊敗澳洲對手殺入男單32強

​俄烏戰爭|德國總理發「最強烈公開質疑」:普京與澤連斯基會晤難以實現

有片|波蘭F-16戰機航展演習墜毀機師身亡 機身高速俯衝爆炸成火球

炒人風波丨庫克入稟法院阻特朗解僱 稱按揭爭議因文書錯誤

以巴衝突|古特雷斯促以色列停止奪取加沙城 停止在約旦河西岸擴建定居點

英法德啟動「快速恢復制裁」機制施壓伊朗與美核談 伊外長:將作適當回應

有片|香港再出發大聯盟推抗戰勝利短視頻 以具象化敘事喚起市民共情與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