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訊】6月28日,由香港教育圖書有限公司主辦的「我們的家,我們的生活」故事編演比賽2025決賽暨頒獎典禮在香港理工大學舉行。賽事圍繞「我們的家,我們的生活」主題,以家庭為核心,鼓勵學生從日常生活中汲取靈感,將家庭故事化為文字與表演,展現學生對孝道等傳統美德的理解,以及培養對語文學習的興趣。賽事分設高小、初中及高中組別,涵蓋普通話與粵語組,入圍隊伍於決賽日即場演繹,由評審團現場評分並頒發獎項。
是次「我們的家,我們的生活」故事編演決賽,高小普通話組冠軍由神召會德萃書院(小學部)的作品《普通的我、普通的家》奪得,現場學生們分享了排練過程中的種種經歷,並表示,最初對編寫劇本信心不足,但反復的練習讓他們克服了怯場,台詞更流暢,舞台表現更自信。老師提到,部分以粵語為母語的學生在普通話表演中偶爾帶出粵語腔調,為排練增添了趣味,詞匯量也顯著增加。
高小粵語組冠軍由粉嶺公立學校摘冠,作品為《AI降臨喚醒愛》,以新穎的AI題材融入家庭主題,探討科技與親情的交融。學生表示,比賽讓他們說話更清晰自信,語言運用更得心應手。老師表示,比賽打造出的沉浸式語文學習環境,讓學生在創作與表演中通過語氣和動作互相學習,共同成長。
決賽評審團由語文與戲劇領域的專家組成,高小組評審包括前香港教育大學中國語言學系退休助理教授鄺銳強博士,香港伍倫貢學院人文學院助理教授兼普通話培訓測試中心主任錢芳博士,聖公會聖西門呂明才中學校長湯皓勛,國家二級演員、世界文學與比較文學碩士、專業話劇及影視演員王維;中學組評審包括香港教育圖書有限公司總編輯羅海玲,香港理工大學中國語文教學中心講師袁振華博士,散文作家兼資深中文科老師蒲葦,資深戲劇及文教工作者白耀燦,Parents Daily總監何卓霖。
決賽中,總評審白耀燦對學生們的表演讚不絕口,他表示,學生們在演繹中以「物」作比喻,說明家的故事都是千變萬化的。學生能走進角色的世界,用思想和感情,藉著對白、台詞及文字,充分體現語文創作與表演的魅力。
此次比賽不僅讓學生在語文學習中成長,更通過「我們的家,我們的生活」這一主題,引導他們觀察身邊的人與事,傳承家庭中的愛與價值。參賽隊伍均表示,將積極推薦同學參與下一屆比賽,延續語文與演繹的舞台,繼續用不同的故事傳承傳統美德。
高小組獲獎名單
普通話組:
冠軍:神召會德萃書院(小學部)《普通的我、普通的家》
亞軍:德萃小學《一張粉色的生日卡》
季軍:青松侯寶垣小學《功課大作戰》
粵語組:
冠軍:粉嶺公立學校《AI降臨喚醒愛》
亞軍:聖公會仁立紀念小學《我們的家,我們的生活之爆笑家庭》
季軍:嘉諾撒聖心學校私立部《尊重的迴響》
初中及高中組獲獎名單:
初中粵語組:
冠軍:基督教宣道會宣基中學《「誠」擔過去》
亞軍:聖公會梁季彜中學《便條貼的距離》
季軍:聖公會聖西門呂明才中學《誠有家》
初中普通話組:
冠軍:中華基督教會方潤華中學《方家三姐妹》
亞軍:嘉諾撒聖家書院《嘮叨的媽媽》
季軍:香港管理專業協會李國寶中學《我們的生活,我們的家》
高中粵語組:
冠軍:中華傳道會劉永生中學《花伴》
亞軍:華英中學《我們的家,我們的生活》
季軍:葵涌循道中學《禮興家和》
高中普通話組:
冠軍:嘉諾撒書院《除夕之夜》
亞軍:保祿六世書院《愛的陪伴》
季軍:將軍澳香島中學《百善孝為先》
圖:主辦方提供
責編 | 江純力
編輯 | 阮一帆
編輯推薦
K11 ECOAST前海打造「海上升明月」文化盛宴 多元場景融合提升灣區文化軟實力
東華三院攜手飛雁洞佛道社舉辦「福德轉斗昇運禮」法會 近四百善信參與祈福
國慶盃2025小學排球邀請賽圓滿舉辦 聖公會奉基千禧小學勇奪雙料冠軍
中秋節|恒基地產向基層市民派發2500中秋福袋共慶中秋
「百萬青年看祖國」廣州百人交流團啟動 共築兩地青年愛國橋樑
37%年輕人自願留港 考慮職涯發展及家庭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