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的重要性降低,對美元的國際地位構成了挑戰。資料圖片

文:關百豪博士、黃溢能博士

石油與美元的關係可謂密不可分。自20世紀70年代「石油美元」體系確立以來,石油貿易與美元掛鉤成為全球經濟運轉的重要基石。石油的戰略地位不僅使美元成為國際能源交易的主導貨幣,也鞏固了美元作為世界儲備貨幣的核心地位。然而,隨着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崛起,以及全球對化石燃料依賴的逐漸減少,石油的重要性正在被削弱,這一趨勢對美元的國際地位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或會造成深遠的影響。

近年來,技術的進步和成本的下降使得風能和太陽能的發電成本已在許多地區達到甚至低於傳統化石燃料的水平。同時,儲能技術的發展進一步提升了清潔能源的穩定性和可用性,石油在能源供應中的主導地位因此逐漸被侵蝕。我國明確提出在2030年「碳達峰」2060年達成「碳中和」。這些政策的推動直接加速了對化石燃料的替代。此外,消費模式的轉變也對石油需求產生了顯著影響。隨着新能源汽車的普及,傳統燃油車的市場份額逐漸縮小,石油的消費需求進一步下降。

石油的重要性降低,對美元的國際地位構成了挑戰。首先,石油貿易是美元需求的重要來源,一旦能源交易更加多元化,或是更多使用本幣或其他貨幣(例如人民幣或歐元),對美元的需求將顯著減少。其次,長期以來,美國透過控制石油供應鏈和美元流動,維持其在全球經濟的影響力。如果石油的戰略地位下降,美國在國際舞台上的槓桿作用將削弱,其他貨幣和國家將伺機填補空白,地緣政治格局將隨之調整。最後,全球儲備貨幣的地位取決於其需求的穩定性。若石油貿易脫鉤美元,美元的主導地位恐將逐步削弱。

在這樣的背景下,穩定幣近年的崛起持續獲得市場利好,這或許並非偶然。例如以USDC和USDT為代表的穩定幣迅速發展。其核心特徵是依託區塊鏈技術,以美元資產為儲備錨定價值,這類工具解決了傳統金融體系在跨境即時支付中效率低、手續費高的痛點。在未來,也或會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石油需求下降導致的美元流通缺口。此外,穩定幣的出現也推動了金融創新的浪潮,對傳統金融體系構成挑戰,促使各國加速數字貨幣的研發。2025 年 8 月 1 日起,由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主導的《穩定幣條例》將正式實施,成為全球首個針對法幣穩定幣的全面監管法規。世界各地也正在逐步推進穩定幣的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在可再生能源崛起的浪潮中,氫能源的潛力愈來愈受到關注。氫作為一種清潔、高效且可儲存的能源,被認為是未來能源轉型的重要支柱之一。美國的大型石油公司,如埃克森美孚,已經開始投資於氫能技術,這與他們對碳捕捉和低碳能源的布局一脈相承。這或許表明,石油與美元的關係正在被改寫,而氫能源的發展可能會成為未來全球能源與貨幣格局變革的關鍵一環。

關百豪博士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委員、滬港社團總會永遠榮譽會長及原會長

黃溢能博士為嶺南大學STEAM教育及研究中心助理總監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參考資料:

Wong, P.Y.L.; Lo, K.C.C.; Lai, J.H.K.; Wong, T.T.Y. Proactive Regulation for Hydrogen Supply Chains: Enhancing Logistics Frameworks in Australia. Energies 2025, 18, 3056. https://doi.org/10.3390/en18123056

責編 | 韓進珞

編輯 | 子涵

編輯推薦

泰柬衝突|柬國防部:泰軍扣押21名柬士兵 1人死亡20人至今未獲釋

50歲男子佐敦一大廈內遇襲被劫 警方追緝兩男疑犯

關稅戰︱李在明:韓美貿易協議消除出口環境不確定性 期待進一步加強產業合作

家寧舉家遭正式起訴!即發聲明再反擊Andy不忠 預告公開「香水玫瑰」真相

​墨西哥向美國發出照會 要求遣返被關押在「鱷魚惡魔島」墨公民

王毅:中美要尊重彼此核心和重大利益 避免引發對抗衝突

內地經濟丨7月製造業PMI降至49.3遜預期 進生產淡季及受災害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