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局建議修訂《監獄規則》。資料圖片

橙訊】當局建議修訂《監獄規則》,當中包括建議禁止在囚人士自備「私飯」和「私衣」。

立法會保安事務委員會下周一(7日)舉行會議。根據保安局和懲教署提交給立法會的文件指出,《監獄規則》已經實施多年,認為有必要檢視《監獄規則》是否切合維護國家安全和現今懲教院所管理的需要,並建議完善《監獄規則》,以確保能夠有效防範、制止和懲治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和活動,持續鞏固懲教人員執行職務的法律基礎,維持監獄的保安、秩序及紀律,並促使在囚人士改過自新和保障其合法權益。

根據文件,在探訪在囚人士方面,過去曾發生有人濫用探訪機制,以「人道支援」為名進行探訪,實際上是以軟性手段影響在囚人士,意圖煽惑他們對抗懲教署的監管、引起他們對中央和特區政府的憎恨,甚至令他們重回社會後成為潛在的國家安全和公共安全風險,令人防不勝防。當局建議清楚訂明探訪的法定目的必須是為了幫助相關在囚人士改過自新,或為其重投社會作準備,而與該名在囚人士維持家庭或社會聯繫,或向該名在囚人士提供精神或物質上的支援。懲教署有權拒絕任何不符合法定目的的探訪。

文件指,建議《監獄規則》相關條文明確賦權懲教署可基於特定目的,因應不同情況對相關安排施加有需要的限制、條件或禁止。特定目的包括:維護國家安全;防止罪行發生;令在囚人士改過自新;保障任何個人的人身安全;維持監獄的保安、秩序及紀律。

當局建議懲教署有權拒絕任何不符合法定目的的探訪。資料圖片

文件提到,在過往曾有在囚人士在法律探訪期間,將未經授權的物品交予其法律顧問攜離監獄,事件引起了社會關注《監獄規則》下的法律探訪制度有被濫用的風險。因此建議賦權裁判官因應懲教署人員提出的申請,在特定情況下發出手令授權懲教署向在囚人士(包括候審在囚人士)施加限制,禁止他們與法律代表有任何形式的聯繫。特定情況包括有關在囚人士與相關法律代表聯繫,將危害國家安全或導致任何人身體受傷等。

英美等司法管轄區存在類似法例

有政府消息人士提及,其他司法管轄區,例如英國、美國等,其法例條文賦權當局因應國家安全、監獄保安等因素,禁止某人對在囚人士探訪,或者施加必要限制和條件;還有一些司法管轄區,例如新西蘭,相關法例容許宗教人士在監獄進行探訪或舉行活動的同時,也有條文授權懲教機關就活動施加限制,維持監獄的保安、秩序及紀律。

今次文件指出,為強化監獄保安和管理,建議《監獄規則》加入補充條文,明文賦權懲教署可以就具體情況考慮是否需要為「主要目的」對個別專職教士與在囚人士接觸或舉行宗教活動施加限制或條件,或禁止有關教士進行接觸或活動。

私服或用作政治表態及組織勢力

文件指,現時《監獄規則》容許候審在囚人士穿着私人衣服,但這容易產生將未獲授權物品引入監獄的保安風險,亦可能引致候審在囚人士間以特定式樣的私人衣物作炫耀,或作政治表態,或組織勢力,對懲教院所的紀律及秩序構成威脅,因此建議廢除准許候審在囚人士穿着私人衣服的相關條文。

在膳食方面,文件指,現時《監獄規則》容許每名候審在囚人士均可自備或收受「私飯」。然而,「私飯」容易成為在囚人士私相授受的工具,往往是導致在囚人士發生爭執和打鬥的其中一個主因。在2018年至 2024年期間,共有超過300宗候審在囚人士因「私飯」引致的違紀事件,當中更涉及在囚人士參與集體違紀行為,有在囚人士利用「私飯」在監獄組織勢力,挑戰懲教署的管治,損害監獄的保安、秩序和紀律;另外容許「私飯」也增加了將未獲授權物品引入監獄的保安風險。因此建議廢除候審在囚人士可自備「私飯」的條文,以確保有效維持懲教院所的保安、秩序及紀律。

責編 | 海源

編輯 | 俊彥

編輯推薦

李家超:處於複雜迅速發展全球環境 香港作為自由港仍是安全和經得起考驗

調查:市民普遍認同香港現時發展方向 近七成指國安法有助社會穩定 

全球最大 | 上海樂高樂園開幕 佔地31.8萬平方米

有片‧山東艦訪港|夜泊維港波光粼粼 與都市燈火共繪海上夜景圖

山東艦訪港|先進艦載機有型吸睛 市民與官兵合唱打成一片

曾國衞:立會選舉與全運會一同宣傳無違和 達「一加一大於二」效果

王毅晤馬克龍 冀法方推動歐方妥善處理中歐經貿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