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訊】自2023年引入代幣化基金指引以來,本港在加密貨幣交易所買賣基金(ETF)領域的腳步明顯加快。近日,富達國際(Fidelity International) 亞太區(不含日本)數位產品及合作夥伴業務主管Emma Pecenicic指出,新指引不但提升基金透明度,還鞏固香港在亞太地區的領先位置。在短短兩年內,本地推出多達18支比特幣與以太幣的ETF與ETP產品,包括現貨、期貨和反向設計,成為區內最活躍的加密ETF市場。

加密貨幣ETF是什麼?

加密貨幣ETF是指在傳統證券交易所,如港交所或納斯達克,上市的基金產品,重點追蹤一種或多種加密貨幣的價格。投資者透過標準經紀帳戶間接參與,不需要自行管理或操作,藉此降低門檻。這種產品一般分為兩種:現貨ETF實際持有加密貨幣,而期貨ETF則投資未來交收的合約。由於產品在受監管市場交易,能提供相對更高的透明度與法律保障。

目前香港除了比特幣ETF,亦提供去年7月才推出的以太幣ETF。雖然近期以太坊價格(ETH to USD)在資金流入增加、交易所儲備下降的情況下仍然徘徊不前, 但鑑於ETF可以納入退休帳戶或企業資產配置等廣泛應用,投資者仍可放眼長遠潛力。

本港未來優勢

自2024年4月推出亞洲首批現貨加密貨幣ETF以來,本港成為繼美國之後第二個開放的市場。Pecenicic提到,美國市場規模已突破1,000億美元,多間研究機構亦預測全球加密ETF市場有望在2030年突破萬億美元。在全球監管趨嚴的背景下,香港的代幣化基金指引更顯前瞻,加上特區政府積極推動Web3發展,為本地帶來一定競爭優勢。

面對亞洲投資者現時仍偏好購買美國ETF產品,她認為,透過風險評估制度及投資者教育,有望逐步提升本地參與度。目前香港、澳洲與日本等面臨的難題之一,是散戶參與程度偏低。監管機構正積極推出相關教育措施,例如一般投資者在香港購買虛擬資產 ETF 前,必須先通過風險評估,以改善市場理解與風險識別能力,為長遠市場發展鋪路。

圖:freepik

責編 | 李永康

編輯 | 王冰

編輯推薦

泰柬衝突|柬國防部:泰軍扣押21名柬士兵 1人死亡20人至今未獲釋

50歲男子佐敦一大廈內遇襲被劫 警方追緝兩男疑犯

關稅戰︱李在明:韓美貿易協議消除出口環境不確定性 期待進一步加強產業合作

家寧舉家遭正式起訴!即發聲明再反擊Andy不忠 預告公開「香水玫瑰」真相

​墨西哥向美國發出照會 要求遣返被關押在「鱷魚惡魔島」墨公民

王毅:中美要尊重彼此核心和重大利益 避免引發對抗衝突

內地經濟丨7月製造業PMI降至49.3遜預期 進生產淡季及受災害影響